怎样念好管理的“经”,管理学的大师们,有的从管理实践构建理论的,如泰勒及其科学管理,过于偏重技术方面;有的从理论建构出发研究组织的,如韦伯和官僚组织理论,过于偏重结构方面,有的从宏观管理出发创建管理学体系的,如法约尔和管理过程理论,忽视了子系统的相互关系及其环境,有的从社会心理学出发研究管理的,如梅奥和行为科学,过于偏重---心里关系,忽略了组织结构和技术因素;有的从数学和逻辑出发分析管理的,如管理科学学派,过于偏重理性方面,忽略了人本身。
中小企业管理者的九个困惑:
一、各类管理模式和管理工具的不断出现,让企业无所是从,目前没有一套通用的的管理模式和管理工具;
二、多年盛行的目标管理模式(MBO)在使用中并不理想,目标管理和过程管理如何兼顾;
三、对过程管理的过多关注使管理日益复杂化,如何使管理变得轻松;
四、随着电脑和网络的使用,管理和信息化的结合愈来愈多,但是管理如何和信息化相结合;
五、中小企业管理团队的构成以家族团队为主,但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如何处理好新、老团队的关系,尤其是如何面对职业经理人的问题。目前职业经理人流动性大,如何对职业经理人进行考核和激励。
六、各类考核五花八门、层出不穷,如何进行绩效考核?
七、人的作用愈来愈重要,在管理过程中如何实现人本管理?如何把人本管理和企业管理结合起来?
八、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相互配合较差,应该如何处理好部门管理和企业整体管理之间的关系?九、各类管理服务机构、培训机构很多,提供的服务多种多样,如何整合利用外部管理资源?
中小企业管理服务机构的五个误区:
一、 多是嫁接和传递国外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模式,无法根据中国中小企业的现状进行创新;
二、 忽视管理的整体性,把管理(供应、生产、销售、人力资源、企业文化、企业战略、财务等)割裂开来,分系统提供管理咨询。
三、 忽视管理的系统性,“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多是解决某一环节或某一层面的问题,不能提供系统的解决方案;
四、 要么侧重于目标管理,要么侧重于过程管理,要么侧重于绩效管理,没有处理好三者之间的关系;
五、 缺乏创新,多是“百病一方”,不能结合不同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个性化设计;或是“百方一病”,让企业无所是从。
中小企业管理研究机构的六个误区:
一、出现两个极端,一是完全照搬国外的管理理念和管理工具, 二是抛弃、割裂国外的管理理论,没有很好的扬弃。
二、分系统进行横向研究(战略、人力资源、财务、营销、企业文化等)较多,忽视了企业管理整体性的特点;
三、研究微观管理技术的较多,比如对绩效考核的研究、对营销管理的研究、对企业文化的研究等正在不断的深入发展,但在宏观管理理论和管理模式方面缺少突破。
四、有的侧重于对“人”管理的研究,有的侧重于对“事”(流程)管理的研究,有的侧重于对“资产”管理的研究,但三者之间如何进行有机的结合研究较少;
五、多引用国外管理案例或是大企业管理案例,对中小企业的管理案例研究较少,得出的结论必然对中小企业缺乏指导性;
六、要么侧重于目标管理研究,要么侧重于过程管理(科学管理)研究,要么侧重于绩效管理研究,没有处理好三者之间的关系。
关于管理特点的四个体会:
一、 管理具有普遍性——管理无处不在
二、 管理具有长期性和渐进性——无时不在
三、 管理具有整体性或系统性——管理是一个整体的、不能分系统的管理四、 管理是科学性和艺术性的统一。
关于管理问题产生根源的三个体会:
一、 管理问题产生的根源主要是内因,这是中小企业管理者必须持有的第一个观点;
二、 内因的核心是团队的素质,这是企业内部很多原因交织混杂时企业管理者应当持有的第二个观点;
三、 团队素质的核心是一把手的素质,一把手素质的核心是一把手的品质,这是企业管理者应当持有的第三个观点。
注解:企业管理内因的五个要素:团队素质、产权结构基础、信息化水平、资金实力、产业基础。团队素质五要素:知识、经验、能力、品德、品质。
关于管理模式的三个体会:
一、管理是相互联系的三个步骤:及确定目标、过程实施和考评,这与管理的3个基本职能即计划、组织和控制相对应;
二、在企业管理过程中目标管理和过程管理必须兼顾;
三、考评必须兼顾目标和过程实施。
关于如何进行管理的五个体会:
一、企业管理应坚持的九个原则:系统性原则、战略优先原则、人本管理原则、激励 约束相结合原则、目标管理和过程管理相结合原则、量化管理原则、资源整合原则、持续改进原则、权变原则;
二、企业管理模式的建立分为五个步骤,也可称为管理的五步法则:准备阶段、建立目标体系、建立过程实施体系、建立考评体系、管理体系的完善。
三、管理的核心内容包括五个方面:市场、成本和费用、质量、资金和人员。
四、管理必须完善管理基础:具体包括法人治理结构基础、产业或项目基础、团队及其素质基础、管理数据及资料基础、管理的信息化基础。
五、管理过程中必须防范各种管理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