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来父(母)道以慈为本,师道以严为要,父母以慈爱养育子女,师傅以严厉教育子女,初看殊途而实质同归一旨——把孩子培养好。但是父(母)道与师道不能
合一,因为慈与严不能同施兼顾,慈则容易宽恕而不能严厉,严则容易苛求而不能慈爱,因此我们的先辈自古以来找到了一个很好的解决方式——交换孩子而教育之,这就是易子而教的传统,从历史的经验来看,这个方式实际上就能很好解决孩子教育问题。
但是现在的教育妈妈们不能深刻体会此中的道理,执着于自己教自己的孩子,其结果妈妈与教师这两个角色都做不好,亲子关系也逐渐发展成相互伤害的恶性循环,甚至于把亲子关系发展成了紧张对立的仇人关系。其实,等孩子稍长,父母在孩子教育上的主要责任不是亲自教,而是在于自己要寻师访友,寻找负责任,有爱心,有学识的师傅,然后把教育孩子的重任托付给他或他。至于说如何寻找负责的明师,如何获得明师的信任,则是要看家长的诚心、智慧与本领。
当然,开始的时候,也没有必要在千里之外,万里之外去寻找名师或明师,只要在方圆几十里,或百里之内寻找相对有责任心,有学识,有一技之长的老师即可。等孩子的智慧、技能与学识增长的时候,再多方寻访高师。而一个负责任的老师也会给自己的学生寻找更高明,更适合的老师。
可惜,现在这个社会,大家都急功近利,很多有学识与智慧的人都不屑于教儿童或青少年,甚至有很多教师千方百计还转行“跳出教育口”,从事其他更有“钱途与前途”的职业,有责任心、智慧、技能与学识的老师难找,这也是今日社会的现实。但是,要想改变这种状况,要靠家长、教师、学生与社会各界人士共同努力才会有良好的改观。
我们常说,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同样的道理,不是缺少好老师,而是缺少发现。而一旦发现有这样的老师,大家都得尊敬吧,尽力支持他或她的工作,好老师就如同自己的孩子,也是大家自己培养出来的。没有好老师,就没有自己的好儿女,在培养好子女之前,大家也培养培养好老师吧。
吴小东:其实孟子讲得很清楚:父子之间不责善,责善则离,离则不祥莫大焉。
易子而教之所以必要,另一原因是:每个父母都是不完善的,父母养育了孩子的身体,培养了他基本的人格,但因为自己的不完善,也会在某方面障碍孩子。当孩子渐渐长大,父母把孩子交给自己信任的人来教,这个人一般是比较有学问、有修养的,父母比较敬重的,由他来教孩子,孩子的优点可以继续发扬,缺点则可以得到补救。
明白了易子而教的道理,父母就应当在适当时候,为孩子物色一个好的学校和老师,然后就有意识地放开(当然不是不关心孩子)。这样孩子才能得到更全面的成长。
附:季谦先生谈做父母与做老师之不同角色
一般而论,做父母与做老师是不同的角色,只有奇特的父母或奇特的老师可以兼备。所谓兼备,是两种特质都有,而且能够随时运用得当。
据我所知,有一个很能两者兼备的父母,就是杨定一先生的母亲。她在娘家时,听她母亲告诫她养孩子要遵守一个要诀,就是处理好婴儿的哭闹。方法是:婴儿哭闹,千万不要去惜去哄。她生几个孩子,严守这条法则。婴儿刚从医院出生回家,如果哭了,她检查一下,确定不是生病,不是饿,尿布没有湿,不是任何生理上的不舒服,则是心理上的要求,为了让他「知道」,需求不可以用哭闹的方法,所以不理他,有时让婴儿哭了一个多小时,家里人人心都要碎了,还是要忍着。有时一生只要一次,有时只要几次,这个孩子就是一个容易讲理的孩子。她说她就是用这一个方法养出好孩子。她家四个孩子,有十二个博士。不谨儿子、媳妇、女儿、女婿,都是博士,有好几个有双博士。而且个个孝顺有德。
另一个例子是上海孟母堂的吕丽委老师,她的女儿是读经宝宝。平常是随便读读,三岁以后,要开始正式「上课」,每天定时教学。开课前,吕老师对孩子说:「我平常是妈妈,但上课时是老师,这里平常是客厅,但上课时是教室。」然后告诉她上课的规矩,桌上摆了一把戒尺,约好:犯了规要受处罚。于是上课效果很好。有时孩子不能了解情况,还会问吕老师:「妈妈,你现在是妈妈,还是老师?」
以上这两例,是很理性的,「有理性」,即是「通人情」,但不是人人能做到的,一般人总是粘着而胡涂的。
平时是父母,教学时是老师。父母主爱,教师主敬。如以父母之爱教学,往往过放放松,则效果减弱;若稍严,则有伤亲情。故孟子有「易子而教」之诫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