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力首先不是品质,不是技能,不是魅力,不是影响力,而是——责任。领导力首先是责任,领导者首先是承担责任的人。承担责任,这是领导力的第一条黄金法则。 著名政治学家詹姆斯·麦格雷戈·伯恩斯在1978年出版的《领导力》一书已经成为领导力研究领域的经典。他在该书的开头就写道:“领导力是世界上被人观察最多、却被人理解最少的现象之一。” 有人统计过,学者们对领导力至少给出了350个定义。如果一个现象有如此众多的定义,那么对它充满误解就不足为奇了。 对领导力最流行的误解,就是把领导力跟职位密切联系甚至等同起来。领导力大师约翰·马克斯维尔说:“如果我必须界定人们对领导力的头号误解的话,那就是认为领导力只是来自拥有一个职位或者头衔。” 这是一个非常普遍的误解,不分中外。我举三个例子,第一个发生在美国,后两个则是我的亲身经历。
例一:一个少年
约翰·加德纳是美国知名的领导者,担任过美国政府的部长和许多大型非政府组织的一把手。他区分了领导力和职位的不同:“即使在大型企业和政府机构中,级别最高的那个人也许只是头号官僚而已。”加德纳还说,领导力不同于权力,也不同于正式权威,“领导力要求投入大量的努力和精力”。 加德纳对一个十几岁的少年讲述了上面这些道理,结果,这个少年这样对他说:“加德纳先生,我还是把你说的领导力留给你吧。给我些权力和地位就行了。” 例二:一位MBA学员
我在北京一所大学的商学院演讲,主题是领导力。一个年轻的MBA学员站起来提问。他说:“我对当领导不感兴趣,我该怎么办?” 我能听出来他问题背后的深层困惑。MBA学员大多雄心勃勃,希望毕业后进入企业工作,并能立即担任或者迅速晋升到重要的领导职位。但是,这位MBA学员对职位本身不感兴趣。
我反问他:“你对责任是否有兴趣?”他似乎领悟了什么,眼睛里闪过一丝光芒:“有。”我说:“如果你要承担重要的责任,你就需要发挥领导力。” 如果你要承担重要的责任,超越一己之力才能够履行的责任——不管是像马丁·路德·金一样,在美国争取少数族裔的平等权利;还是像甘地一样,争取印度的独立;或者像马云一样,在中国推广电子商务;或者像张瑞敏一样,把海尔打造成世界级家电企业;或者像许多经理人一样,要推进一项新政策、打开一个新市场、培训一批新员工——你就需要发挥领导力。 例三:一位企业高管
我为一个企业高管的培训班讲领导力,在座的几十位学员都是所在企业的一把手或二把手。一位学员说:“我们能够坐在这里,就是我们有领导力的证明。” 我说:“你能够坐在这里,只证明一件事——你有领导职位。实际上,坐在这里的人,只有这一个共同点:不是你们都有领导力,而是你们都有领导职位。” 领导职位可能因为领导力之外的多种原因得到。比如,不管是一个国家还是一家企业,其领导职位都可能以世袭的方式得到。或者,一个技术天才可以凭借自己的技术发明创立一家企业,并担任重要的领导职位。或者,你在一个官僚体制中主要凭借资历升到了高层——正如前面提到的约翰·加德纳的观察:即使在美国,许多政府部门和大型企业中担任最高职位的那个人,只是一个官僚而已。 四大恶果
在中国,“领导”一词常常被用来指那些“担任领导职位的人”,比如说“她是我们单位新来的领导”,或者说“他是我们公司的领导”。因此,把从“领导”一词派生出来的“领导力”跟“职位”等同起来,在中国是更加普遍的误解。 这个误解至少带来了四大恶果。
第一,把领导力跟职位等同,就往往会认为拥有了领导职位自然就拥有了领导力,或者说领导职位就是领导力的证明。这样的“领导”就会缺乏起码的自知之明,不知道自己缺乏领导力,忽视了自己的领导力修炼。 第二,把领导力跟职位等同,就往往会把领导力等同于职位权力。在需要发挥领导力的时候,这样的“领导”就只会使用职位权力,而单纯的职位权力无法解决需要领导力才能解决的难题。所以,我们才会在企业、政府和其他组织中,看到如此众多的“领导力失败”。 第三,把领导力跟职位等同,还会带来另一个后果:职位低的人就放弃了发挥领导力。科长认为发挥领导力是局长的事情,部门经理认为发挥领导力是总经理的事情,销售员认为发挥领导力是销售经理的事情。所以,我们才会在现实中看到如此众多的从上到下都缺乏领导力的组织。 第四,把领导力跟职位等同,带来的最大恶果是:把注意力放在了职位之上,而没有放在领导力之上,忽视了领导力的核心——承担解决问题的责任。 hr361人力资源网 京ICP备1103607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