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马军生
但有些出于央行预料的是,降息政策宣布后,票据直贴利率不降反升,银行间7天回购利率也较降息前微升,债券市场的国债、信用债收益率全面上行,而且降息点燃了市场投资股市的热情,大量资金从各方涌入股票市场,股市大幅上涨,与央行降息刺激实体经济的本意背道而驰。有评论认为,这让央行陷入了两难的尴尬境地,如果继续加大宽松力度,是否会助涨本已疯狂的股市?如果按兵不动,高企的利率是否会令疲弱的经济滑入深渊?
降息之后,从存款方面来看,尽管存款基准利率下降,但出于激烈的市场竞争考虑,多家银行宣布将各档次储蓄存款最新利率一浮到顶,均较央行的基准利率上浮20%,实际上抵消了存款的降息效应。
而贷款方面,银行作为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经营主体,自然是将贷款投放到最赚钱的地方,央行下调贷款利率,相当于下调了贷款利率上限,本质上是种价格管制,在这种情况下,上有政策下有对策,造成结果不外乎有几种:其一,在政策允许范围内,银行提高贷款利率上浮幅度;其二,通过各种附加条件变相提高融资成本,譬如要求借款企业保留存款、搭售各类银行产品、收取所谓的顾问费等;其三,形成贷款腐败和权力寻租,银行将资金低成本贷给关系户,再由这些关系户高价转贷给真正有资金需求企业;其四,贷款更多投放给信用风险低的客户,譬如国企或大型企业,而减少中小企业贷款投放,因为贷款给中小企业,银行需要承担较高的经营成本和信用风险,又无法通过高利率得到合理补偿;其五,银行惜贷,当贷款利率降低到无利可图时,银行则会停止或减少贷款发放。从以上几种情形看,在资金供求关系没有发生实质变化的前提下,不管名义利率如何,降息政策都不会降低中小企业实际融资成本,反而加大了融资难度。
央行近年来一直致力于利率市场化改革,但却又期望通过降低基准利率来解决实体经济融资难问题,既与市场化机制背道而驰的,也达不到预期政策效果。古时大灾之年,灾区出现粮价飞涨,官员往往下令不得妄增米价,并严惩涨价米商,本意是想平抑粮价从而帮助灾民度过难关,但其结果却导致粮食更加紧缺,好心办了坏事。宋代有个越州太守,在饥荒之年,不但没有平抑粮价,反而让有多余粮食之人尽管“增价粜之”,想卖多少价钱就卖多少价钱,并布告天下,此地粮少价高,速来。各地米商见有利可图,纷纷运米前往该地,很快越州的商品粮供应充足,米价也跌了下来。这个太守实际上是巧妙地运用市场经济这只“看不见的手”来解决米荒,冯梦龙在《智囊全集》记载了这个故事,并评论说“大凡物多则贱,少则贵。不求贱而求多,真晓人也。”,称赞该太守真是个有见识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