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树楹,郭树楹讲师,郭树楹联系方式,郭树楹培训师-【讲师网】
体质经络健康养生;顾问系统专业课、公益课、商业课。
51
鲜花排名
0
鲜花数量
扫一扫加我微信
郭树楹:《懂健康的人更长寿》首部以中西医看养生
2016-01-20 3889
对象
大众
目的
健康的含义,国内外的意义。
内容

前言

     如今人们的物质生活的确提高了,也越来越重视自身的健康;同时在中国大地四处开花,有各种各样保健品,品牌甚多使人们眼花缭乱不懂如何选择;有的甚至把保健品类当成“神药”万能药,可治百病的误区。实际上真正理解养生知识,并分解出现代保健品和传统中医药保健方剂的人并不多,使人们产生一种专业化不能理解,甚至一部分医务人员也不能把现代医学和中医养生方剂透析在一起,对疾病的成因及应用的适当。

本书就是用现代医学了解中药成分,分析人体缺少什么物质,就给相应的纯中药来,调理人体平衡。就是以最简单明理的思想来理解养生,可以直观又客观的自我养生不仅适合义务人员更适合所有有养生意识的人员,换言,不抗拒养生的所有人都可以,使这种养生观念不仅能在中国大地畅通中医养生的地位更能在全世界各地用客观事实换来全人类对中医普及性,从而造福国家,造福人类,给予人们重视疾病、积极调养、充满信心的美好新世界!

 

                                                    编者

                                                             郭树楹

 

                                                20121017日                                           

第一章,养生在中医、西医和中西医结合概念。

第一节、中医养生概念:

中医养生,就是以传统中医理论为指导,遵循阴阳五行生化收藏之变化规律,对人体进行科学调养,保持生命健康活力。 精神养生是指通过怡养心神,调摄情志、调剂生活等方法,从而达到保养身体、减少疾病、增进健康、延年益寿的目的。 所谓“生”,就是生命、生存、生长之意;所谓养,即保养、调养 、补养之意。总之,养生就是保养生命的意思。                                                   

中医养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养生是以培养生机、预防疾病、争取健康长寿为目的。中医养生有食养、药养、针灸、按摩、气功等丰富多样的养生技术。古人认为养生之法莫如养性,养性之法莫如养精;精充可以化气,气盛可以全神;神全则阴阳平和,脏腑协调,气血畅达,从而保证身体的健康和强壮。所以精、气、神的保养是最重要的内容,为人体养生之根本。中医学把人身最重要的物质与功能活动概括为精、气、神,认为这是生命之根本,是维持人体整个生命活动的三大要素。早在两三千年前,《周易》、《黄帝内经》、《老子》里面已经有一套很完整的养生原理,就像一个永远也挖不完的宝库,值得我们再三探索。中医的养生观包括天人合一、阴阳平衡、身心合一三大法宝。

第二节,现代医学养生概念:

一、健康的概述

1、 现代医学对健康的认识

    健康是21世纪的热门话题。在人群基本生活得到保障后,追求健康,维持健康和促进健康是人类的共同目标。那么,什么是健康?由于人们所处时代、环境以及文化背景不同,对健康的认识也各有千秋。长期以来我们国家的部分人群,受传统观念和世俗文化影响,认为无病即健康,把有或无疾病作为是否健康的唯一标准,把健康定义为无病、无伤、无残;更有许多人把健康体检看作是无病找病,认为是多此一举。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人们对于健康的认识日益深化,逐步形成了整体的、现代的健康观。表述比较完整的是由世界卫生组织在1948年对健康概念提出定义:健康是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的完好状态,而不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这一定义有3个特征:第一是突破了无病即健康的低层次的健康观。第二是把人的心理状态、社会交往与人际关系能力和状态与健康联系起来,从单纯生物医学角度看待健康发展为从生物范畴、社会范畴、心理范畴多角度解释健康,包括社会文化、政治和经济对健康的多维度影响。第三是从个体健康扩展为群体健康,提出了保持人类生存的环境、空间良好状态对于健康的重要意义,强调人与环境的和谐相处,要求人们主动协调人类机体与环境的关系,保持人的健康与社会生活环境和物质环境的高度统一。这与我国传统医学的天人合一的理论可以说是不谋而合。

2、 健康是资源的理论

    世界卫生组织在1986年首届世界健康促进大会通过的《渥太华宪章》中进一步提出,健康是每天生活的资源,而不是生活的目的。健康是一个积极地概念,它不仅是个人身体素质的体现,也是社会和个人的资源。为达到身心健康和较好地适应社会的完好状态,每一个人都必须有能力去认识和实现这些愿望,努力满足需求和改善环境。概括地说,健康既然是资源,就是有限的,只能满足重点需要;这一宝贵资源还需要得到保护;作为资源,健康也是生产力,与劳动力,生产资料一样会影响社会的进步,影响人类的生活质量,应该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主动采取行动维护这一宝贵资源。

3、 健康是权利

    健康更是人类的一项基本需求和权力,也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和潜在动力。这就要求人们重视健康价值,实践保持健康的路径,树立人人为健康。健康为人人的理念,全面提升自身健康素质,以增加国家民族的综合竞争力。

二、生命全程健康观与养成教育

1、 强调养成教育

    要鼓励人群个体从小,从组建家庭,孕育下一代前就懂得养生基本知识,并身体力行健康生活方式。这就需要有:养成教育的理念。即任何行为方式是与最初形成这一行为模式所接受的教育有关,尽管施行这种教育的个体可能是在一种不自觉地情况下给予的示范。如生长在父母吸烟的家庭中的儿童在成人后容易吸烟并成瘾。生长在喜欢运动。

2、 生命全程健康观与健康增值

    人从出生到成人最后到死亡是一个连续的自然过程,生命的不同周期组成了人的生命全程。所谓生命全程健康观就是把人生划分为几个明确阶段,针对不同年龄段,给予连续性预防保健服务与养生指导,主动促进健康,达到不断地健康增值与延年益寿的目标。如果再就业后定期向银行存入一定比例的资金以备用或增值一样,如果个体能够尽可能地减少或避免各种危害生命健康的危险因素,通过培养健康的生活习惯,行为模式与心理,积极锻炼身体,陶冶情操,并主动进行健康投资,正确进行健康理财,就能使自己的健康得以不断增值,最终能够到达健康老龄化的境界,即无疾而终,这也是提倡预防理念,提倡养生的意义之所在。

三、预防保健与养生的关系

    养生概念最早来自《易经》君子以思患而豫防之(豫同预),《皇帝内经》中提出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如临渴而掘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西方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认为,知道是什么样的人患病,比知道这个人患什么病更重要。上述哲学思想构成了预防医学的理论基础。预防医学是医学的一门应用学科,主张以积极主动预防保健的方法来维护群体与个体的健康,这就与中国传统文化与传统医学注重养生修身包中健康的理念不谋而合,提炼形成具有中国特色东方文化特点的现代养生保健学,来改善中国居民健康素质,提升中华名族竞争力,这是养生指导师面临的巨大历史责任。

第三节,中西医结合养生概念:

中西医结合养生学及康复医学是中医的养生学和现代医学中的康复医学的结合,属于一门新兴的学科。在新的世纪,需要从学科建设和发展的角度,对其学科结构、逻辑构架、现实状况和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总体的、科学的思考和设计。从当代人类社会环境、自然环境、生物科学的进展和社会需求的角度,紧扣当代疾病谱的变化,把握发展趋势,促进中西医结合养生学与康复医学的发展。  以现代医学等现代科学知识及手段来继承和发展中医药,中西医学相互补充,取长补短,诊治疾病的医学形式。

 将传统的中医中药知识和方法与西医西药的知识和方法结合起来,在提高临床疗效的基础上,阐明机理进而获得新的医学认识的一种途径。中西医结合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政府长期实行的方针。中西医结合是中、西医学的交叉领域,也是中国医疗卫生事业的一项工作方针。中西医结合发轫于临床实践,以后逐渐演进为有明确发展目标和独特方法论的学术体系。

引用--中国太医养生与现代医学研究

  世界第一部以现代医学研究论证中医科学性的专著——Lord Liu Chuns Secrets of Longevity》(中文译名《中国太医养生与现代医学研究》),20106月由美国环球出版公司出版发行。   这是一部以近二十年来世界医学新发现比照研究中国刘太医养生与治病理论的学术著作。作者伯纳教授历时近五年,深入研究刘太医疗法,跟踪美、加、中患者的临床效果,广泛查阅美国、英国、法国、瑞士、澳洲、日本等发达国家的医学研究成果,通过对美国哈佛大学、美国洛杉矶加州大学医学院、美国国立病理研究所、美国南加州大学癌症综合研究所、美国华德·休斯医学院、瑞士Berne大学、日本东京大学、日本国立癌症所等数十家医学研究机构相关课题的研究论证,得出惊人结论:刘纯,这位中国明朝的太医,在十五世纪就对包括癌症的多种慢性疾病进行了全面深入的研究,在慢性病的病理、医理、药理的认知和防治方面达到了现代医学至今仍在探求的水平。刘纯以非凡的智慧将慢性疾病归纳为16种症候群,创造出三分治七分养的规范化分类防治方法,在遥远的600年前就远远走在现代医学前面,引领着今天人类健康的大趋势。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刘纯选用对症自然食材防治疾病具有坚实的科学依据:牛蹄筋中的胶原纤维确能防治癌症;肉皮中的弹性蛋白确能防治心脏病、糖尿病、肺病、精神病;牛肝、猪肝、血豆腐中的营养成分确能防治恶性贫血,等等。这些食材与对应的中药开胃汤组合,疗效普遍优于单纯药物治疗。   在刘家专科药中,鲨鱼胆是治疗癌症的控岩散的主要成分。研究表明,鲨鱼胆富含Squalamine成分,不仅是优质抗生素,多家研究机构还发现这一物质确能治疗癌症。熊胆是治疗肝炎的变疰散的主要成分,熊胆中的Ursodeoxycholic acid成分能治疗肝脏纤维化,提高肝功能,对甲肝、乙肝、丙肝都有康复疗效。刘太医专科药中的很多中药成分得到了现代医学的验证,西方科学正在探索的道路上向刘太医专科药所代表的中医药接近。   太医养生是以防治疾病为目的,以临床病理研究为基础,集食疗、体疗、心疗、药疗等生命护养理论和方法为一体的健康生活方式。从但做好事,莫问前程的人生态度到《养生十条》的日常生活程序,中国人早在600年前就深刻认识并娴熟运用生命健康的内在规律,为世界留下了宝贵的防治疾病的科学生活方式。

 

第二章,

中西医结合理论和主要方式就是中西医结合养生的基础

第一节、中西医结合的方式和途径有以下几个主要方面: 

1.在疾病的诊治中进行结合

  包括在诊断上的病证结合,在治疗时的综合协调,在理论上的相互为用。病证结合就是运用西医诊断方法确定病名,同时进行中医辨证,作出分型和分期。这样就从两种不同的医学角度审视疾病,既重视病因和局部病理改变,又通盘考虑疾病过程中的整体反应及动态变化,并以此指导治疗。综合协调是指在治疗的不同环节按中西医各自的理论优选各自的疗法,不是简单的中药加西药,而是有机配合、互相补充,这样往往能获得更高的疗效。理论上相互为用是根据不同需要,或侧重以中医理论指导治疗,或侧重以西医理论指导治疗,或按中西医结合后形成的新理论指导治疗。 

2.通过对中西医诊断方法的研究进行结合

  主要是用西医学和现代科学方法研究中医四诊,或创造新的诊法。开展最多的是经络诊法和脉诊、舌诊。经络诊法是把中医学关于经络检查所见和西医诊断联系起来,通过相关性研究,创立耳穴诊病法和经络检查法。通过各种脉象仪、舌象仪,把医生诊脉时的指下感觉用图像、曲线、数字等客观指标表示出来,把各种舌诊所见舌苔、舌质的变化通过病理形态学细胞学生物化学、血液流变学及光学等方法客观地反映出来;另外对脉象及舌象进行中医相关对照和从病理生理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免疫学、血液动力学等多方面进行原因和机理探讨。这项研究有利于中医四诊实现仪器化、客观化和规范化。 

3.通过对中医治法治则的研究进行结合

  主要集中于对活血化瘀清热解毒、通理攻下、补气养血、扶正固(培)本等治则的研究。方法是在肯定疗效的基础上,摸清用药规律,筛选方药,进而对适用该治则的有关方药进行药理作用、成分、配伍机制的实验研究,再将所取得的认识放到临床实践中验证。 

4.通过对中医学基础理论的研究进行结合

  中医学基础理论内容十分丰富,有些与西医学理论完全不同,以往曾开展对阴阳学说、脏象学说 、气血学说及有关“ 证 的研究等,主要是从西医角度去探索。其方法是先以临床为据确立研究对象的特征,然后通过建立中医理论的动物模型或动物疾病模型以寻找中西医理论上的结合点。 

5.通过对方剂药物的研究进行结合

  包括用西医理论和方法,对传统方剂的作用加以说明。其特点是医药结合,临床与实验结合,单味药物研究与复方研究相结合。 

6.通过对针灸及经络研究进行结合

大致有 个方面:一是把针灸应用于西医临床各科,所治疾病已达300 余种;二是传统针刺技术与西医理论和方法结合,创立头皮针、耳针疗法和电针、激光针疗法、穴位注射方法等;三是用生理学、生理化学、微生物学及免疫学方法研究针灸对人体各系统的作用机制,为针灸提供现代科学依据;四是通过对针刺麻醉的临床应用和对针刺镇痛原理研究进行结合;五是在肯定经络现象、总结循经感传规律的基础上,融汇中西医理论,以现代实验方法与科学抽象方法相结合,探索经络机制。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和实验方法研究经络及针灸作用原理的一门新学科——实验针灸学,已经在中西医结合的过程中逐步形成。

第二节、中西医结合养生理论和主要方式

结合模式是中西医结合临床及科研的基本方法中西医结合是中西医两种医学的取长补短,互补性结合。西医以辨病为主,重视局部的器质和功能变化,多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和手段,在诊断和治疗方面也有许多特长。辨证论治是中医学的特点,它强调整体观念和个体化治疗。因此,将西医的辨病()与中医的辨证()相结合,建立病证结合模式是中西医结合临床及科研的基本思路。病证结合模式是将西医最新的疾病诊断、治疗方法与中医辨证论治相结合的产物

1中西医结合研究的任务

1.1在我国医药学发展的长河中,中西医结合的形成和发展,是从我国既有中医又有西医的实际出发,从人民的医疗保健事业的利益出发,从科学发展的客观规律出发,是一个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新生事物。

1.2中西医结合研究是一个长期、艰苦而繁重的任务,需要几代人不懈的努力,从整体来看,中西医结合的长远任务是:运用现代科学(包括现代医学)的知识和方法,继承和发扬中国医药学,各取所长,逐步融汇贯通,为发展中西医结合医学的理论观点,为人民的防病治病、养生延年而作出卓越的贡献。它的发展必须贯彻两个基本原则,一是有利于研究中医、发展中医,也就是继承发扬中医。中西医结合作为运用现代科学和方法的中介,使中医在应用现代科学的知识和方法的基础上,沿着中医本身固有的思维方式和理论体系发展下去,这样就能促使中医不断现代化。二是不断寻求和探索中西医结合的创新点,中西医虽然各来自两个不同的学术体系,但它的目标是一致的,研究和观察的对象是相同的,因此两者必然可以互相渗透,同化融合而形成一个新的边缘学科,以达到既源于中医和西医,又超越中医和西医的新学科。

 

第三章,中西医结合养生的意义 

生命是自然界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产物,天地是生命起源的基地,人秉承天地之气而生,沐四时之气而成,乃时间最宝贵的东西,正所谓“天覆地载,万物悉备,莫贵于人”;中西医结合养生学是中医养生学在继承中医传统理论和古代哲学思想的基础上,从天人相应的整体观出发,告诉人们要以正气为本,重在预防为主持之以恒的运用正确而科学的养生知识和方法调摄身体,以提高身体素质增强方波抗衰从而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

在疾病的诊治中,要由一个医生开中、西药,而不要看完了一个西医后,又即去看另一个中医。可惜的是,不少病人还是这样中西医轮流地看,混合地治,以为这就是中西医结合。我国提倡中西医结合,它的精髓是在坚实地掌握国际先进的诊断和治疗的基础上,如有必要,再结合使用我国传统医学治疗。这样才会源于西医,高于西医;源于中医,高于中医。------------给健康人看病就是我的中西医结合养生的目的!

例如:

第四章

         传统中药功效与现代中药研究成分作用对养生的意义

中药养生益寿现代研究与应用

 人的衰老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它与免疫、中毒、遗传和自由基都有关系。近数年来对部分中药的抗衰防老、养生益寿的研究取得令人瞩目的进展。

  1.中药的抗氧化作用

 2.提高机体免疫力

 3.调节内分泌功能

 4.抑制血小板聚集

    近年报导及研究结果,很多滋补中药既有抗氧化作用又有免疫调节作用,还能促进骨髓细胞蛋白质、核酸的生物合成,促进骨髓细胞增生。某一中药的养生益寿作用,可能以多种成分为物质基础,然而对养生益寿中药的研究与应用还应进行多成分、多途径、多环节、多层次的全方位探讨,并注意其内在联系,以促进中医、中西医结合养生学理论与实践的发展。

 

 

1.研究现状 

中药制剂学是研究原料制成适宜剂型供临床应用的科学。科学合理的制剂研究是提供其它项研究的重要先决条件之一。中药制剂学的发展没有西药制剂学发展迅速。我国制药工业长期以来受以原料为主,制剂为辅方针的影响,使制剂的研究未引起应有的重视,加上中药传统用药方式的习惯推论,中药大多以原药饮片及粉末入 药,其使用剂型为汤剂,或者丸散膏丹等剂型,用量大、起效慢、卫生指标难以控制,含有的有效成分也不能相对稳定,并且携带麻烦,服用不便,长期处于落后状态,难于适应国际市场要求。 

近年来,将中药方剂制备或改进成口服液的品种也很普遍,并对制备工艺及质量控制等进行了研究。随着药物有效成分的提取及灭菌技术的应用,某些中药或古方已制成了注射液,不但提高了疗效,而且还发现了一些新作用,扩大了临床应用范围。如丹参注射液、川芎注射液的疗效明显高于丹参片、川芎丸等口服制剂。中药复方 中,同一方剂不同剂型作用亦有差异,如霍香正气丸和霍香正气颗粒皆有解热镇痛止吐作用,但颗粒剂抗病毒能力优于丸剂。80年代以来,中药外用膜剂的研制异常活跃,但质量标准无统一规定。 

制作过程中的溶剂选择、除杂、浓缩、干燥等步骤无不与化学成分有关。有效成分的溶解性、稳定性是选择溶剂及制备工艺的重要方面,如成类成分在酸性下易水解;活性蛋白质酶类成分则易被热。酸、碱、有机溶剂等破坏失活。水煮酒沉是常用的除杂质方法,尤其是制备口服液或注射剂时,用此法可得到澄明度好的液体。这种 方法值得探讨,并非在任何场合下均适用。因为沉除的所谓杂质,除树脂、叶绿素等亲脂性成分外,还有大分子亲水性成分和多糖、多肽。蛋白质等。多糖类成分现已知有多种活性,如免疫调节作用,降血糖、抗癌等,如人参、枸杞子、党参、黄芪等以多糖为有效成分的中药时,慎用水醇法。有麦芽、神曲等含酶为有效成分者,不宜用水醇法。更何况在所谓沉出杂质中还包含着因失去一些助溶物质而被沉出的成分,如甙元、内酯、萜类及某些生物碱等活性分子。 

近些年来,国际上各种新剂型大多引入中药制剂,但品种少,所占比例不大。目前关于制剂质量控制标准研究的重要性已引起重视。 

2.问题 

1)中药传统剂型难以适应国际市场的需求,制剂质量有待标准化。 

2)中药制剂学的基础研究工作及新工艺、新辅料的研究工作处于严重滞后状态。 

3.对策与建议 

1)借助现代科学技术,以三小(使用剂量、毒性和副作用)、三效(有效、高效、速效)和五方便(生产、贮藏、运输、携带和服用)为原则,研制受国际欢迎的中药新剂型,充分吸收现代药剂学的理论和方法学基础,不断推出适合中药的经皮吸收、控释系统、靶向药物等新剂型。 

2)重视新型辅料及制剂工艺的研究。 

3)开展中药制剂学理论与方法学的基础研究工作,重点是剂型与疗效之间的关系,创立中药制剂学。 

六、中药应用理论研究 

1.研究现状 
1)中药药性理论研究 

中 药理论的核心是药性理论,是祖国医药学理论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导中医临床用药的重要依据。药性理论即是研究药物的性质、性能及其运用规律的理论。狭义的药性指性味、归经、升降浮沉等;广义的药性还包括中药的配伍、有毒无毒、妊娠禁忌、十八反、十九畏等。其中四气、五味被认为是中药药性的核心内容。 中药传统药性理论可概括为基础药性理论(抽象药性、形性药性、向位药性、功能药性、综合药性、配伍药性、方剂药性)和禁忌(包括药忌、服药禁忌、妊娠禁忌)等。采制应用药性理论包括采收理论、修制理论、制剂与剂型理论和服用理论等。 

中药药性理论的现代研究近几年有所发展,但尚未形成规模,在学术思想上还无突破性进展。研究内容除前已述及的外,主要还表现在如下方面: 

·四性的现代研究 

四性与植物神经系统和内分泌功能的关系通过对热证和寒证患者治疗前后植物神经平衡状态的测量与尿中儿茶酚胺类及17- 羟的系统测定,提出抑制交感神经介质的合成和释放可能是寒凉药的基本作用之一。而温热药可能有直接刺激有关神经和组织的作用,能促使肾上腺素能介质释放增多,且可能有促进其合成的作用。在动物实验中,发现寒证鼠表现心率减慢,尿儿茶酚胺、17-羟 排出量减少,氧耗量降低;热证大鼠则相反。有些寒凉药如黄芩、黄连等有降低血压作用。温热药如麻黄、青皮、陈皮有升压、强心作用。温里药附子、吴荣英等强心作用尤为明显。细辛煎剂对猫瞬膜和血压有肾上腺素样作用。上述作用从另一侧面反映出具有寒、热不同药性的药物对植物神经功能的影响。因不少温热药如附 子、细辛、吴茱萸、川椒、高良姜、丁香等均含有去甲乌药碱,此成分为β-受 体激动剂,具有加强心肌收缩力,加快心率,促进脂肪、糖代谢等一系列活性,这些作用与热性药的药性基本一致。推测去甲乌药碱可能是辛温之品的共同物质基础。温热中药(主要是温里药)中儿茶酚胺类似物质刺激有关神经组织,促进了儿茶酚胺的合成、转化及释放的增加,在分子水平上调节了cAMPcGMP比值,很可能是温里中药的基本作用之一。 

四性与代谢功能的关系温热药如鹿茸能提高大鼠脑、肝、肾组织的耗氧量,促进糖代谢。附子、干姜、肉桂所组成的方剂、麻黄附子细辛汤以及麻黄、枝枝、干姜、肉桂等均能提高实验动物大鼠、小鼠的耗氧量。而寒凉药如生石膏、龙胆草、知母、黄柏所组成的方剂则明显降低大鼠耗氧量。四逆汤和黄连解毒场使大鼠肛温降低, 热药组变化不大。寒性药物知母、石膏、黄柏、龙胆草等可能使催化儿茶酚胺生物合成的重要酶多巴胺β羟化酶(DβH)的活性降低,减少体内儿茶酚胺生成。反之,热性药物如附子、肉桂、干姜等则使DβH活性增强,从而促进儿茶酚胺合成。助阳药可加速β受体的生物合成。 

四性与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的关系不少寒凉药如平肝息风药钩藤、羚羊角,芳香开窍药牛黄、冰片等多有镇静、抗惊厥等中枢抑制作用;清热药中的栀子、黄芩、丹皮、赤芍等凉性药也表现有镇静作用。温热药加麻黄,苦温祛风湿药天仙藤、独活、五加皮、伸筋草等大多兴奋中枢。清热药中的黄柏、黄连、连翘、鱼腥草、板蓝根、 玄参、金银花、青蒿,辛凉解表药中的菊花、柴胡、牛蒡子等除有程度不同的抗菌、抗病毒作用外,还分别具有抗毒素、抗炎等与抗感染有关的多种药理作用。 

微量元素与药性的关系所有中药内均含有15种稀土元素,且含量极微。利用典型温热药和典型寒凉药,并运用判别分析建立了药性阴阳判别函数方程,方程的外推判别符合率达 75. 2%。发现15种稀土元素的含量分布水平与中药的药性阴阳之间呈密切的相关关系,即中药内稀土元素含量水平的升高和降低,伴随着药性寒凉和温热两种不同属性的消长与转化过程。 

五味的现代研究 

辛味药含挥发油成分者最多,其次是甙类和生物碱。许多药理实验研究表明麻黄、桂枝、紫苏、细辛、防风、生姜等解表药均有发汗解热作用。14味行(理)气药中的13味 为辛味,其化学成分亦以含挥发油成分者占多数;如枳实、陈皮、佛手、厚朴、木香、香附、乌药、荔枝核等皆含挥发油及其它活性成分。这些药物有的可兴奋胃肠平滑肌,促进胃肠蠕动,排除胃肠积气,消除痞满;有的抑制胃肠平滑肌,缓解痉挛等。常用的活血化瘀药物中,辛味药占一半以上,这些药物的成分除挥发油外有 的主含生物碱和咸类,如川芎、红花、毛冬青、益母草等分别能扩张冠脉、增加冠脉流量、降低心肌耗氧量、抑制血小板聚集、抗血栓形成等。 

苦味药中苦寒药以生物碱和成类成分为主,苦温药多含挥发油。苦寒药如大黄含蒽甙,可刺激大肠粘膜而致泻,有泻实通便功效。黄连、黄柏的主要成分为小檗碱,有较好的抗菌、抗炎、抗毒作用。苦味药通过味觉分析器的兴奋,提高了食物中枢的兴奋性,于饭前服用少量苦味药可增加胃酸的分泌,提高食欲;但服用过量,反而 抑制胃液的分泌,影响食欲。甘味药大部分所含成分都是机体代谢所需的营养物质,如氨基酸、糖类及其它活性物质,说明甘味药可能有补养的作用。据对61味补益药进行统计归纳,发现其中味甘的药物43种。 

咸味药含钠、钾、钙、镁、碘等无机盐及其它活性成分。芒硝含硫酸钠,在肠内不易被吸收,保留肠内水分;故能通便润燥,治疗燥结便秘。海藻、昆布含碘,可防治甲状腺肿,起到软坚之效。 

酸味药中大多含有酸性成分,其次为鞣质。据统计16味纯酸和酸涩味药中,除木瓜、绿萼梅外,其余各药都具有不同程度的收敛作用。已知许多酸涩药中的鞣质,能使组织蛋白沉淀凝固,在粘膜或创面形成保护膜,起到收敛止泻、止血功效。 

升降浮沉的现代研究 

升浮药具有升阳、发表、散寒、催吐等功效,具有清热、泻下、利水、降逆、平喘、潜阳等作用的药物则为沉降药。升浮药大多为辛、甘味,属温热性;沉降药大多为酸、苦、咸味,属寒凉性。通过炮制也可改变这种特性。如酒制提升、盐制润下、姜制则散、酸炒则敛等。再如补中益气场对子宫脱垂有肯定的疗效,实验中观察到 本方对离体或在体子宫及周围组织均呈兴奋作用,方中若去升麻、柴胡则作用弱,且不持久,单味升麻、柴胡却未见有明显作用,但二药并用有显著的协同作用。此外,补中益气汤在机械等刺激引起小肠蠕动亢进时有抑制作用,而在肠蠕动减弱时又有兴奋作用,这种双相调节作用无疑有助于解释本方的升阳止泻之效及对某些便 秘的疗效。 

·归经的现代研究 

归经与药理作用的关系中药的归经与它的药理作用存在一定的相关关系,而且这种关系基本上与中医对脏腑功能的理解相一致。如具有抗惊厥作用的中药钩藤、白花蛇、天麻、全蝎等22味均入肝经,入肝经率 100%,明显高于不具有抗惊厥作用中药的入肝经率(42%)。影响排便过程、具有泻下作用的中药大黄、芒硝、芦荟、火麻仁等18味药人大肠经率100%。具有止咳作用的中药杏仁、百部。贝母等18昧,具有化痰作用的中药桔梗、前胡、远志等23味,具有平喘作用的中药麻黄、地龙、款冬等13味,入肺经率分别为100%。100%和 95%。 

麻 黄碱对支气管平滑肌有解痉作用和升压作用等,伪麻黄碱有明显利尿、抗炎作用。从肺主气、与膀胱相表里等传统理论来看,麻黄的主要药理作用说明其人肺、膀胱二经是有依据的。又如天麻有良好的镇痛、镇静、抗惊厥作用,天麻在临床上运用于高血压所致头痛、头晕、目眩等,这与天麻治疗肝阳上亢的症状完全相同,故天 麻入肝经亦可由其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得以确认。 

归经与药物有效成分分布的关系业已有人通过观察中药中某种活性成分在体内分布的特点,来说明与归经的关系。如对23味药物作了归经与有效成分在体内分布的比较,结果:杜鹃花叶(杜鹃素)、鱼腥草(鱼腥草素)、丹参(隐丹参酮)、冰片等14味药的归经所属脏腑与有效成分分布基本一致,占61%;鸦胆子(油酸)、莪术(莪术醇)等6味药的归经所属脏腑与有效成分分布大致相符,占26%;仅3昧药的归经所属脏腑与有效成分分布无直接关系,占13%。认为归经与有效成分在所属脏腑的高度分布有关。已有研究证明,有61%的药物归经所属脏腑与有效成分分布最多的脏腑基本一致,可见中药有效成分在体内选择性分布特点是药物归经的重要依据。 

以动物各脏器组织中cAMPcGMP水平的变化为指标,对中药五味子、鱼腥草、汉防己的归经进行了尝试性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与中医传统医药理论对中药归经的认识有较大的相近性。例如用氚标记小檗科植物淫羊藿的有效成分淫羊藿甙为示踪剂,经小鼠尾静脉注入,测定48小时间期9个不同示踪时相15种器官组织共405份样品的示踪剂含量。观察3H-淫羊藿甙在体内的动态定量分布、排泄状况,并探讨其与中药淫羊藿霍归经理论的关系。结果表明:同一器官的不同示踪时相和同一示踪时相的不同器官,其示踪剂含量均呈现极显著性差异(P001)。3H-淫羊藿甙较集中分布于肝脏。肾上腺、小肠、肾脏和支气管等器官。3H-淫羊藿甙上述选择性分布特点同淫羊藿营归经及脏腑的络属关系基本一致;为该药物的传统归经的理论提供了一定的现代科学依据。大黄的的归经记载,以归胃、大 肠、脾、肝为最常见,较少见的有心包络、小肠、膀胱、心、三焦、肺经。并认为:在研究某些成分的分布与归经的关系时,存在两个不能或不易澄清的问题:组织分布的密度与药物作用的强度在不同组织、器官间未必是平行关系;大黄素是大黄的重要生物活性成分之一,但不是唯一的生物活性成分,其分布不能代表所有 大黄成分的分布。 

从 有效成分分布及放射自显影示踪技术的角度对归经实质进行探讨,目前看来存在着一些问题:所得结论混淆了中医脏腑与近代医学脏器在概念和内容上的差异;② 古人提出归经学说主要是以临床疗效为依据,已知药物有效成分分布得较多的脏器,不一定就是该药作用最明显的靶器官。故仅从分布难以阐明药物发挥疗效的部 位。 

归经与微量元素的关系近年来不少学者认为微量元素也是中药的有效成分,在分析中药微量元素药理作用的基础上,提出了微量元素旧经假说。认为药物到达归经部位是通过微量元素向病变部位的迁移、富集和亲合运动来进行的,故认为中药的归经是以向量元素的归经为基础的。 

有人认为锌、锰是中药归肾经的物质基础,锌是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固有成分和功能单位,对性腺的发育必不可少,如缺乏锌、锰则会导致一系列肾主生殖、发育的病理变化;通过对十多种补肾中药如补骨脂、肉苁蓉、熟地、菟丝子等的测定,证实其中含有较高的锌、锰络合物。 

中 药中的微量元素也可能以本身络合物形式或在体内形成新络合物形式发挥效用,由于络合物性质各异,对组织器官有不同亲合性,故认为微量元素以其络合物对疾病部位的特异亲合来实现归经。从而发挥功效的。如麻柳叶(枫杨叶)用于治疗关节炎有良效,其成分含水杨酸和微量元素铜,已证实其药效基础是微量元素铜的 络合物对关节炎症组织的特异性亲合作用。 

受 体学说与归经药物进入人体以后,究竟如何选择作用部位,机体的相应部位又是如何识别药物并与之紧密结合而发挥有效作用,迄今还是一个未解之谜。受体学说的提出,为解开这个谜找到了一线希望。归经的并非单纯的经络或经脉之意,而是带有药性理论特色的方向、部位的概念,是部位和功能的综合。因此早在80年 代就有学者建议在不离开中医药理论体系的前提下,利用受体学说的理论和技术研究药物归经问题。最近有人提出应用受体学说指导中药归经理论研究时,木仅要从中药的功能来确定作用部位,也要强调病变部位对中药的选择和适应作用。药物的归经,要看其受体分布于哪些脏腑经络功能有关的位置,它能起的作用就归于哪 经。 

2)方剂配伍理论的研究 

中药通过配伍,可以提高与加强疗效,减低毒性与副作用,适应复杂多变的病情,或改变与影响药效。配伍理论包括七情配伍(单行、相须、相使、相畏、相杀、相恶、相反等)、药对、君臣佐使等配伍理论。 

近些年来,方剂配伍规律和作用机制的研究已日益受到重视。从已研究的600多 个方剂的结果说明,方剂的配伍不是简单的罗列,不是几个药味的随机并列,也不是同类药物的累积相加,而是依据中医药理论,有其组方原则和配伍法度,方剂中各药物相辅相成共同使全方产生有明显治疗作用而无明显毒副作用的效果。实验研究亦表明,方剂中化学成分与单味药的化学成分相比较,不等于单味药化学成分的 相加,可能有新的成分产生或在煎煮过程中可能发生一些动态变化。如茵陈蒿场的动物实验研究发现,把茵陈、栀子、大黄三药分开,单独给药时没有明显的利胆作用;只有把三药合起来煎煮后使用时,才见到胆汁排泄大量增加。对补中益气汤的实验证明,柴胡和升麻在方中对其它药有明显的协同作用,并能增加这些药物作用 的强度,尤其是在肠蠕动方面,如果去掉这二味药,该方对肠蠕动的作用明显减弱;而单用升麻、柴胡则无以上的作用。葛根汤有解热作用,但组成葛根汤的七种单味药本身均无解热作用。方剂中各药味间有相须、相使、相恶等协同与拮抗共存,如正柴胡饮系张景岳疏散风寒的要方,以小鼠流感病毒性肺炎为指标,全方有效, 单味药仅芍药有作用,如在全方中轮流减去一味,即使这一味药单独并无作用,却能明显削弱全方的效应。甘草配伍乌头或附子,煎液中乌头碱含量降低约22%, 达到减轻副作用目的。方剂对机体的不同反应状态可产生不同效应,如枝枝汤对体温具有双向调节作用,又如五谷散对正常犬或大鼠无利尿作用,而对水肿病人有明显利尿作用。方剂研究中这些研究结果使传统方制得到了现代科学的证明。通过拆方比较、正交设计方法,既进一步论证了中药方剂的科学性,为祖国医药组方理论 给予科学阐明,也为方剂的衍化发展、创立和论述新方提供了更充实的实验资料。 

2.问题 

1) 文献与理论研究缺乏深度与广度,如归经的究竟何指尚不甚清楚;实验研究缺乏较理想的病或证的药理模型,临床研究病或证诊断、疗效无严格的标准,立法遣方用药极其随意。以上造成研究结果不可靠、重复性差乃至出现矛盾性结论。缺乏综合性研究,如缺少集中药性、味、归经于一身的系统研究。 

2)中药方剂的配伍规律与药效的物质基础、作用机制之间的相关性尚未揭示。 

3)对中药或方剂的毒性与不良反应认识不足,研究不深入,以致于补益药在临床、保健等方面运用上过于泛滥。 

4)在受体与归经关系的研究上,因受体可分布于木同组织与器官的细胞膜上,那么传统的肝、脾、肾、心、肺归经还是否能与之匹配?或是传统的归经理论有待于发展与分化?或是此种研究的本身具有不可通约性? 

5)中医基础理论与中药理论研究的脱节,因中药的性味、归经等无不与中医阴阳五行、脏腑经络等理论密切相关,故在进行中药或方剂研究的同时,也应加强中医基础理论的研究,否则会出现废医存药的局面。 

3.对策与建议 

1)加强文献与理论研究 

继续支持开展单昧药药性理论研究: 

·药物的四气五味理论; 

·药物的升降浮沉理论; 

·药物的归经理论; 

·药物的功效、主治、毒副作用; 

·药物的来源、采集、炮制、用法用量等; 

·建立上述内容的数据信息库、开发中药材图谱的多媒体软件。 

加强方剂配伍的理论研究: 

·古人对方剂有七方十剂之说,配伍讲究君臣佐使。因此,必须对古今汗牛充栋的复方文献进行发掘、整理,明确方剂的主治病证、适用范围、使用禁忌及不良反应等。对主治病证明确且疗效确切的方剂,总结其配伍法则,以汲取其中的宝贵经验,并进一步加以研究。 

·运用现代数理统计分析方法和计算机技术对古今大量经方验案的用药规律进行分析,以揭示经方中类方与同方之加减方的方证内涵与方剂配伍特征,并对不同医家对同一方剂组方意义的不同理解进行比较,研究方剂君臣佐使之间复杂的交互关系。 

·建立方剂处方、主治病证、方解、临床应用、注意事项等数据信息库。 

·“法随证立。遣方用药,须遵循中医辨证求因、审因论治的方法确立治则治法。故有必要加强中医药辨证体系、治则治法的研究。 

·“方从法出。在治则治法的指导下,根据药物的性味、功效、归经、升降浮沉选择合适的药物进行配伍,并充分结合现代中药有效成分、药理作用及既往方剂的研究成果进行配伍。 

·“方以药成。组方配伍应考虑多方面因素,如药材的来源、采集、炮制加工、药量、药味的增减、剂型以及患者的体质、年龄、病情及气候环境因素等。 

·(素问·至真要大论)载:君一臣二,制之小也;君一臣三佐五,制之中也;君一臣三佐九,制之大也。结合具体病证与方药,研究君臣佐使在方剂配伍中的法度与意义。 

·根据药物主次位置及配伍后的效应,研究相须、相使、相畏、相杀、相恶、相反配伍的法度与意义。 

2)重视开展药性理论的实验研究 

中药传统药性理论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必须走科学实验道路。 

·研制、选择适合研究中药药效的病和/或证的动物模型、遗传性病理动物模型、药理模型。 

·研究中药对机体整体调节性、双向调节的机制,研究中药各成分间、药物与机体机能状态间、药物与机体内微生物间的相互影响。 

·结合现代科学技术,多层次、多学科交叉、多因素、多靶点、动态地研究中药药性理论、药效的物质基础。 

·以药对(同类药物配伍,异类药物如寒热配伍、补泻配伍、升降配伍、散收配伍、滋阴利水配伍、活血止血配伍等)或类方(如桂枝汤类方,包括药味的增减、药量的变化等)为主,研究中药的配伍规律、机理。 

3)研究中药化学成分在煎煮过程和体内过程中的动态变化 

·选择若干行之有效的方剂,组织生命科学、化学等多学科协作。开展功能主治、有效物质基础、作用特点、作用机制等综合研究,开辟从方剂中创制有效药物的新途径。 

·开展对基本方剂的系统研究,以功能主治、组成配伍、有效部位为重点,提高方剂研究水平,将传统的方剂学发展成现代方剂学。  

 

 

 

第五章,从中医体质看养生与现代医学的关联    

第一节、传统中医判断体质基本原理和分类

 

中医体质学主要是根据中医学阴阳五行、脏腑、精气血津液等基本理论来确定人群中不同个体的体质差异性.其具体分类方法有阴阳分类法、五行分类法、脏腑分类法、体型肥瘦分类法,以及禀性勇怯分类法等

 1>. 正常体质

  即身体强壮且无寒热之偏的体质。形体肥瘦匀称,健壮,头发盛长而黑,面色红润,肤色红黄隐隐,明润含蓄,目光有神,精采内含,鼻色明润,嗅觉通利,口和,唇红润,胃纳佳,四肢轻劲有力,能耐受寒热,二便正常,脉象从容和缓,节律均匀,舌质淡红、润泽,苔薄白。此类型体质阴阳无明显偏颇。 

2.> 虚性体质

  系指脏腑亏虚,气血不足,阴阳偏衰为主要特征的体质状态。常见有以下四类。 

  ① 气虚体质:指素体气弱少力之质。此型胖和瘦人均有,但瘦人为多。毛发不华,面色偏黄或白光白,肤色黄,目光少神,鼻部色淡黄,口淡,唇色少华,肢体疲乏无力,不耐寒热,纳呆,大便正常或便秘,小便正常或偏多,脉象虚缓,舌淡红,边有齿印。 

  ② 血虚体质:此指血虚之体常见的素质特征。主要可见面色萎黄或苍白,唇舌色淡,毛发枯燥,肌肤不泽,精神不振,疲乏少力,动则短气,大便常秘,脉象细弱等象。 

  ③阴虚体质:指阴液亏虚,失于滋润、阴虚阳亢的体质。体形瘦长,面色多偏红或颧红,肤色苍赤,巩膜红丝较多或见暗浊,两眼干涩,视物昏花,眵多,鼻中微干,或有鼻血,口燥咽干,多喜饮冷,唇红微干,手足心热,大便偏干或秘结,小便短赤,脉细弦或数,舌红少苔或无苔。 

  ④ 阳虚体质:系指素体阳气亏虚,阴寒内盛的体质状态。多见形体肥胖,面色少华、白光白,毛发易脱落,肤色柔白,两目胞色晦暗,鼻头冷或色微青,口唇色淡红,形寒肢冷,倦怠,背部或脘部怕冷,多喜偏热食物,大便溏薄,小便清长,舌质淡胖,边有齿印,苔白。 

3>. 实性体质

  邪气有余为实,故实性体质主要是指体内阴阳偏盛,痰、瘀等邪气内结所形成的素质特征,常见以下五种体质类型。 

  ① 阴寒体质:系指素体阴气偏盛之质。见形体壮实,肌肉紧缩,皮肤紫黑,四体常冷,多静少动,喜热恶寒,舌质淡,脉紧实。 

  ② 阳热体质:系指素体阳气偏盛之质。见体格较强健,面色潮红或红黑,有油光,目睛充血多目眵,口唇暗红或紫红,舌质红或暗红、质坚,舌苔薄黄或黄腻,脉紧实有力。 

 ③ 痰湿体质:指由于体内痰饮水湿潴留而形成的素质特征。体形多肥胖丰腴,面色淡黄而暗,肤色白滑,鼻部色微黑,口中粘腻不爽,四肢沉重,嗜酒茶,恣食肥甘,大便正常或不实,小便不多或微浑,脉濡或滑,苔腻。 

 4瘀血体质:指经脉不畅,血瘀不行,或瘀血内阻的体质状态。此型多见于瘦人。毛发易脱落,面色黧黑或面颊部见红丝赤缕,肤色偏暗滞,或见红斑、斑痕,或有肌肤甲错,眼眶暗黑,或白珠见青紫,红筋浮起,鼻部暗滞,口干,但欲漱口不欲咽,口唇淡暗或紫,脉弦或沉、细涩或结代,舌质青紫或暗,或舌边青,有点状或片状瘀点,舌下静脉曲张。 

5气郁体质:指脏腑功能失调,特别是气机郁滞为基本状态的体质类型。以上所述体质类型是按正虚、邪实分类,但临床常见某些人群、特别是女性为主的群体,出现以肝郁不舒、气机郁滞为特征的体质状态。见性格内向,少言寡语,素多抑郁,遇事善于思虑,难以忘却,多愁善感,叹息暧气,胸胁胀满,脘腹胀闷,或多怒易急躁,口干苦等。

 

6、 湿热体质:易患痤疮,黄疸,淋症,火热等病。对气温偏高,湿热交蒸气候难适应。食疗同痰湿体质,忌辛辣刺激食品。例子:长期营养过剩。

4>. 复杂体质

是指兼具上述两种以上不正常身体素质的体质类型。如气虚与痰湿体质混见,见于肥胖之人;气虚与瘀血体质混见;阳虚与阴寒体质;气郁与痰湿体质;气郁与阴虚体质等。 

全部评论 (0)
讲师网深圳站 sz.jiangshi.org 由加盟商 杭州讲师云科技有限公司 独家运营
培训业务联系:小文老师 18681582316

Copyright©2008-2024 版权所有 浙ICP备06026258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509号
杭州讲师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更多城市分站招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