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辛,张辛讲师,张辛联系方式,张辛培训师-【讲师网】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
49
鲜花排名
0
鲜花数量
扫一扫加我微信
张辛:道、礼与和谐 ——孔子智慧与国学的基本精神 (三)
2016-01-20 46825

敬是处理人人、天人及身心关系的要津。《左传》“敬德之聚也。”“敬礼之舆也。” 二程“人道以敬为本”。朱子“敬字工夫乃圣门第一义。”敬之基本意义有二一是忠“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二是恕“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人际贵在心灵相通。“夫子之道忠恕而已”。 D、“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制礼乐也„„将以教民平好恶而反人道之正也”礼的目的即和谐礼乃实现天人和谐、社会和谐、身心和谐的前提和基本条件。 4、礼乐乃人生大艺术 A、礼乐是中国古典社会两大支柱不可偏废“乐胜则流礼胜则离。”礼乐的功能与宗教的功能相类一是涵养理性安顿人生二是以人伦组织社会维持社会秩序。 B、礼乐生活即心的生活乃“以天赋本能的和谐为基础的生活”即“顺着自然而生活”有序的生活即乐天知命的艺术生活既不听命于神也不受制于物而是自己主宰自己的命运以自己的心主宰自己不是到彼岸世界寻找解脱而是在此岸世界学做圣贤不是一味追求物质的最大满足而是尽可能寻求心灵的愉悦或曰不是因有所得而满足而是即使无所得亦愉悦。使人超然物我而安和自得而不是分别物我而唯物是取唯利是从。四、和——“天”之基本形态社会的理想状态万物化生的媒介和根据 1、“和”的本义A、“和调也”“声音相保曰和”“以他平他谓之和” B、“阴阳得适谓之和”“万物各得其所便是和”“万物负阴而报阳中气以为和老子甲本 2、“和”的基本精神和意义 A、“天地之气莫大于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和也者天下之达道““喜怒哀乐所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B、“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乃利贞”和乃各个体间保持自质之和。“物一无文声一无听味一无果”。  C、“和而不同” “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所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其“一”即混沌、宇宙“二”即阴阳或天地“三”即阴阳之间加和太极。阴阳分立纯阴纯阳没有意义。天地不和无以化育万物男女不和无以生育后代。“万物各得其和以生”“肃肃出乎天赫赫发乎地两者交通成和而物生焉” “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和故万物皆化” D、“中正然后和调和调乃能处安”“和心则行适”诚于内而和于外 3、“和”的前提和依据 A、由礼而乐由秩序而和谐 B、“以义分则和和则一”“仁者天下之正理。失正理则无序而不和” 五、结语 ——中国文化之要义或曰国学的基本精神只是“道”、“礼”、“和”三字。顺天性而行即为道各行其道即为礼各得其所即为和而最终可以归之为一个字“中”。中华文明之所以绵绵五千年就在于“道”。 ——中国文化是以中庸精神为核心的礼乐文化。中庸观念是中华民族对世界的伟大贡献。当今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主要就是弘扬中庸精神。 ——所谓“国学”的核心构成即五经。五经即中国文化之道、之根基所在中国文化的所有产品无不是由此而生。 ——对于我国而言二十世纪是救国的世纪二十一世纪才是强国的世纪。“和而不流中立而不倚强哉矫” 只有物质文明的发达不是真正的强只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同时发达才称得上强。

全部评论 (0)
讲师网深圳站 sz.jiangshi.org 由加盟商 杭州讲师云科技有限公司 独家运营
培训业务联系:小文老师 18681582316

Copyright©2008-2024 版权所有 浙ICP备06026258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509号
杭州讲师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更多城市分站招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