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1日,下午两点,驱车来到了青岛海洋大学,进行了一场题为《帮助孩子走向成功》家庭教育专题教育。
走进高校讲座,内心既有激动又有不安,激动的是,能够踏入高校讲座,将我的研究回报给每一位,不安的是,我的讲座能够受欢迎吗?
讲座是在舞蹈《抓幸福》中开启的。我一改往日的讲座风格,而是现场将课件做了添加,加入了快节奏的音乐《抓幸福》,在我的带动下,全场互动,将听众带入了欢乐愉悦中。
孩子,我什么活也不用你干,你只要学习好就行。许多家长这样想着,这样说着,更是这样做着,用这种方式来表达自己对子女的刻骨铭心的爱,对子女教育的重视,如此以来果真能给孩子带来美好的未来吗?家长们应该对我们的所作所为重新进行一下审视了。在这种家庭教育的理念下,我们的教育呈现出了“六多六少”的局面。即:
1、关心成绩多,关注素质少;
2、物质满足多,心理指导少;
3、脑力劳动多,动手机会少;
4、营养保健多,体育锻炼少;
5、硬性灌输多,启发诱导少;
6、关注智商多,关注情商少。
这“六多六少”势必使我们的孩子难以成为一个真正能够鹏程万里的雄鹰,难以成为一匹拥有成功一生的骏马。帮助孩子走向成功,我们必须首先知道什么是一个人的成功。
成功学告诉我们一个人的成功表现为具有较为完善的人格或具有完善人格的趋向,把自己内在的潜能通过外显行为释放或表现出来。也就是说对内要有和谐的内心世界,对外要和谐的融入社会并有为于这个社会。学习好只是一个人生命之网的一个网眼,要想自己的生命成为一张大网,捕获成功,就要有多个网眼共同作用。多个网眼包括凡事有良好的情绪反应,有积极的生活态度,面对困难时充满了战胜它的勇气,遇到挫折时能够乐观地对待,对周围的人能够做到大度、热情,做事前有充足的自信心,能够与各色人等处理好人际关系,能够正确地评价自己和他人,能够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等等。
由此看来,常常挂在我们嘴边的“什么活也不用你干,你只要学习好就行”并不能把孩子塑造成一个真正的成功人士,给他带来终生的幸福。我们的理念转变了,接下来我们家庭教育的方式方法就要随之而变了,下面我们重点通过几个实际的话题来实际感悟什么是孩子真正需要的家庭教育。
希望孩子细心就别说孩子粗心。孩子粗心是很令家长头疼的一件事,对待粗心有两种办法——一种是硬办法:命令(不许),指责,威胁;一种是软办法:讲道理,夸奖,要求,许诺。其实这两种办法都不管用,没效果,因为无论是硬办法还是软办法,频频出现的是什么词?粗心。成功学指出越是重复出现的词语对人的潜意识影响越大,我们主观上否认“粗心”,客观上让“粗心”二字进入了潜意识,孩子自然越来越粗心。人往往有逆反心理,你越不让做他偏偏要做。如果孩子有了缺点,比如粗心,要采取缺点正向解决法。先写下孩子的缺点——粗心,再写优点——细心,第一步多留心孩子细心的地方,第二步列一张孩子细心表,孩子细心一次就贴一面红旗,给孩子一个奖励,第三,为孩子提供细心的机会,如做手工、写书法;第四,为孩子做细心的榜样,第五,与细心的孩子在一起。
成功学指出越是经常重复的信息对潜意识的影响越大,虽然我们在主观上否定粗心,可是客观上不断重复的“粗心”二字,不知不觉就进入了孩子的潜意识,结果孩子变得越来越粗心。这就是正向手段和负向手段发挥不同作用的心理学原理。
每个家长在孩子的家长会上都希望听到好消息,有一位母亲在孩子上幼儿园时参加孩子的家长会时,老师说孩子有多动症,妈妈很痛苦,但在回家的路上,儿子问:“妈妈,老师跟你说什么了?”妈妈说:“宝宝,老师夸你了,说宝宝进步了。原来能坐一分钟,现在能坐五分钟了。”孩子听了变得比以前乖巧了。小学时,老师说:“全班50个孩子,你的孩子是第49名,我们怀疑你的孩子有智力障碍。”在回家的路上,孩子问妈妈:“老师说什么了?”妈妈说:“老师说你并不是笨,只要你努力下次你能赶上你的同桌。”儿子紧缩的眉头舒展开来。中学时,老师没有点到儿子的名字,这个妈妈很不习惯,主动问了老师,老师说:“你的儿子考重点高中有危险。”但当回家后儿子问妈妈老师说什么时,妈妈说:“老师对你很有信心,说以你的成绩再加上你的努力考重点高中有希望。”后来上了重点高中,高中毕业后参加了高考,有一天,学校打电话让孩子去学校一趟,领取录取通知书,儿子最终被清华大学录取了。此时母亲没说话,按捺不住失声痛哭,十几年的酸甜苦辣,忍辱负重。(这个故事我也在讲座中播放了视频)由这个真实的故事,我想告诉家长们这么一句话:哪怕天底下所有人都看不起你的孩子,做父母的都要眼含热泪的欣赏他,拥抱他,赞美他。为你自己所创造的生命而自豪。要坚信你的孩子能做最好的自己而不是最好的别人,信任孩子,学会理解学会信任。孩子是成长着的生命,难免会犯错误,作为家长要学会正确的批评。
父母要学会批评孩子。有一句话:“洞小不补,洞大叫苦”。意思是说:孩子身上有了缺点,有了错误,家长及时指出及时批评是正确的。批评的目的是帮助孩子,治病救人,帮助孩子改正错误。但有很多家长把批评变成了抱怨、指责、挖苦、讽刺、谩骂等等,如孩子考完试,成绩不理想,家长就说:“哼,就这点分还有脸来见我。”这不是批评,这是在挖苦。有的说:“看你那没出息的样,将来扫马路倒垃圾都没用。”这是在讽刺。还有的说:“我不管你了,我没你这个儿子,你给我滚。”这是在谩骂。还有的说:“我是前生做了孽,生了你这个不争气的东西。”这是在抱怨。“早知道这样,我还不如养条狗。”这是谩骂。有的说:“你老爸现在是不行了,可像你这么大时比你强多了。”孩子会想:“你小时比我强多了,现在都不行了,我现在就不如你,我以后不就没戏了吗?”这是在泼冷水。还有的说:“你呀,你笨死了,你怎么这么笨。”一开始孩子会说:我才不笨,可有的家长说孩子的缺点就像介绍系列产品似的,逢人就说,见人就讲,直到有一天,老师说他笨,同学说他笨,家长说他笨,“笨”的思想进入了孩子的潜意识,于是他真的相信自己笨了。老师上课时,说:“同学们,这道题有点难。”孩子就想:我不会,我笨啊。其实这是家长搞反了,希望孩子聪明总说孩子笨,希望孩子快,总说孩子慢,希望孩子胆大,总说孩子胆小,总是抓住孩子弱点,小题大做,无限夸张,让孩子在自卑之中走向失败,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如果你播种聪明就收获智慧,如果你播种愚笨就收获傻瓜,如果你向孩子的思想输入积极的意识就收获积极的行为,如果你向孩子的头脑输入消极的思想,就会收获消极的行为。以上这些批评,向孩子传递的是消极的思想,向孩子的心灵传递的是消极的暗示。这样的批评孩子不但不会改好,反而会越改越糟糕。因为这样的批评侮辱了孩子的人格,损伤了孩子的自尊,在心里他就跟你对着干,所以家长要学会批评,以上这些批评都属于消极批评。
要有一套激励孩子的技巧。激励是家庭教育经常用到的方法,但方法单一,就使激励的效果大大减退。几种方法:
1、提前激励。一般是当孩子做了好事后激励,例给妈妈儿子给妈妈端了饭,爸爸给与奖励,提前激励是反其道而行之,如:在饭店儿子把饮料放到自己的书包里,爸爸说:儿子真懂事,知道妈妈没来吃饭,给妈妈装饮料回去呢。儿子经爸爸这么一说,自己本没有这种想法,在爸爸的激励下默认了,回家后就把饮料给妈妈喝了。儿子又被夸奖一番,儿子特别高兴,以后无论孩子遇到好吃的总是记得与爸爸妈妈分享。
2、间接激励。一般都直接说,你真棒、真行。这种直接激励一般以“你”为主语。间接激励是通过表达父母的喜悦的心,以“我”为中心,如女儿考试得了第一名,妈妈不说女儿你真行,而是说“妈妈我真高兴,好开心。”爸爸看儿子画画,说:“我看你画画简直是一种享受。”间接激励使激励变得更加委婉更加含蓄。
3、动作激励。举例,一个孩子当兵了,写信给妈妈:在部队里我很孤独,没人理我,我想回家。妈妈正好跟儿子所在部队的首长认识,就给首长打了个电话,让他在视察儿子部队时用手拍拍他的肩膀。过了一个月,儿子写信:天大的好消息,首长拍了我的肩膀,战友们都对我刮目相看,我很自信。由此可见动作激励效果是很大的。用非语言的方式对孩子肯定,微笑、点头、关爱的目光、竖大拇指、与孩子拥抱、拍拍肩膀、握握手、鼓掌,通过这样表达对孩子的肯定。
4、人前激励。“人前训子,人后娇妻”应改为“人前娇子”。例:同事来做客,说:我儿子最近的胆子越来越大了。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后来儿子的胆子果然会大起来。夸什么就有什么。
5、借力激励。俗话说:借力使力不费力。用别人之口来表达对孩子的激励。家长会后把老师对孩子的肯定表述一番,每次都能给孩子极大的激励。如:难怪同学们对你刮目相看;难怪老师说你进步非常大。借力激励使一句话变成两个人的激励,增强了激励的效果。
提前激励,引导行为戴高帽。间接激励,委婉含蓄来表达。动作激励,点头微笑拍肩膀。人前激励,含而不露效果佳。借力激励,借力使力不费力。
家长听到这里,脑海里会产生很多的想法了,特别想知道教育孩子的关键或者说突破口在哪,下面的介绍就是解决这个问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