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曾磊,唐曾磊讲师,唐曾磊联系方式,唐曾磊培训师-【讲师网】
和谐家庭教育专家
46
鲜花排名
0
鲜花数量
扫一扫加我微信
唐曾磊:学习三部曲之(一):学生为什么学习不好?
2016-01-20 41807

-学习三部曲之(一):学生为什么学习不好?

-平等思维唐曾磊

   -

  学生学习不好的根本原因是浮躁。 -

-

     浮躁有五种表现: -

-

(1上课一听就懂,其实没有真懂; -

(2看书一看就会,其实没有真会; -

(3题目拿来就做,没看清条件就做; -

(4做完题就上交,没检查好就上交; -

(5发现题目错了,以为粗心不改正。 -

  有上面五种浮躁习惯,学习成绩一定不会理想。 -

    因为有上面的浮躁习惯,就会导致三种危害:学的时候学不会;考的时候考不出;错的时候改不了。 -

  具体分析如下: -

1学的时候学不会 -

-

  具体有以下两种表现: -

-

  (1上课一听就懂,其实没有真懂 -

-

  太多的同学忽视了这个问题,他们从来不考虑自己是不是真的懂了,老师一问“懂了么?”他们就会随波逐流、异口同声地喊“懂了”。所以,在对他们做咨询的时候,我总是戏称他们都是“撒谎长大的”。 -

-

  自认为“懂了”,学习过程即告停止。 -

  学习是从认识到自己不懂,或承认自己不懂开始的,直到学习者自己认为自己懂了为止。一旦自己认为自己懂了,不管是不是真的懂了,学习的过程就戛然而止了。 -

  没懂自认为懂会导致学习半途而废。 -

  很多同学不承认有这样的问题,他们自认为自己上课是听懂了的。至于后来不会做了,是因为时间久了,或者又忘掉了。 -

  为了让同学和家长们认清楚这个问题,我特意设计了一个小游戏。来我们这里咨询的同学基本都跟我做过这个小游戏,一个很简单的小游戏。这个游戏看似简单,但实际上很难一次性做出来。我先做一遍,然后问学生:“会了吗?”超过百分之八十的同学毫不犹豫地说“会了”,但我让他重复的时候,他根本做不出来。有大约百分之十强的同学会说一些“差不多、好像会了”之类的模棱两可的话。我会给他们解释:“差不多”意思就是“差得多”!“好像会了”意思就是“肯定不会”!这样的判断往往屡试不爽!让他们试验的时候,也往往是做不出来。 -

  还有很少的同学,大约在百分之五左右吧,他们会承认自己不会,显然这些同学要仔细得多,经过两三次的演示以后,他们才敢于自己亲手试验。但第一次也往往会以失败告终。 -

  也就是说,基本上所有的同学都在不同程度上存在没有学会的时候自认为学会了而拒绝继续深入学习的问题,存在浮躁的问题。 -

  从不会到会的过程是个漫长的过程,如果我们拿登上十层的台阶作为学会的话,只要不达到第十层台阶,任何一层台阶停下来都是失败!-

  所以,有一句俗话:成功的路上尽是失败者。他们距离成功有的远,有的近,有的甚至只差一步。但他们停下来了。学习停止了,在没有充分学会的时候,学习停止了,这时候,遗忘的因素会很快占到上峰。这样,当时认为学会的知识,其实根本就没有掌握,考试的时候考不出来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了。 -

  另外还有的同学上课时的一些不良习惯会直接影响他的听课效果。 -

  有一个初二的女同学名字叫做李琦,她的数学和物理都在五十几分,不能达到及格分数。她的父母非常着急,来到我们基地咨询。 -

  我们的老师在给她讲第一节课的时候就发现了一个看似很小,却又非常严重的问题:那就是她的头发在影响她听课。每次她写字的时候,一低头,头发就哗啦散落在她的眼前,她就习惯性地用手一拂,有时候还很优雅地把头向后一甩。据上课老师统计,45分钟一节课她拂头发的次数居然超过了50次!所以,我们给她的第一个建议就是:把头发扎起来! -

  经过两个月左右的补习,她的数学和物理成绩一下子提高到了八十几分! -

-

  (2看书一看就会,其实没有真会 -

-

  很多学生在看书的时候,往往如蜻蜓点水,轻描淡写翻几页就算是看过了,无法深入看书。 -

-

  对于学生来说,深入看书有两方面: -

  课前看书-

  目的就是找问题: -

  接下来该学习什么了? -

  学习重在发现、探索、创新和应用,预习时先要想一想,我们已经学习了什么知识,接下来该学习什么了?自己来个预测。     -

  为什么要讲这些内容? -

  知识的重点和难点是什么? -

  预习的一个重要任务是要了解新知识的重点和难点,为课上更好地学习做准备。预习时可能对重点知识认识得不清楚,抓得也可能不准,这都没关系。对预习中感到困难的问题,要做好两方面的准备。一是查一查,感到困难的原因是什么。是原有知识基础问题,还是理解问题。如果是基础问题就要自觉补一下,看一看是否可以解决;如果是理解问题,可以记下来课上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去解决。 -

  课后看书

  深入已经掌握的问题,再次寻找问题; -

  近期所学的整个内容体系是否明确? -

  本节课与已经学过的什么知识点有联系? -

  这个部分的知识学到这里,接下来应该学习什么? -

  我自己能不能把要学的内容创造出来? -

-

  2考的时候考不出 -

-

  指的是学习者在自认为学会的情况下,遇到自认为会做的题目,要么做不出来,要么做出来不能得满分。 -

-

  具体有以下两种表现: -

  一是自以为会了,其实没有真会。 -

  二是真的会了,但浮躁严重,得不了分。 -

  (3题目拿来就做,没看清条件就做 -

-

  学生很多时候看到题目,没有仔细审题,而是急于动手,所以经常出现题目看不清,条件没有看全就开始做题。这种情况做对的可能就很小了。等到题目做错了,才恍然大悟:有个条件没看清楚! -

-

  做题目的时候,先写出明确的已知,求证或求解,然后再做题目,是一种比较好的解题习惯。 -

  失败的人都会想,我下一次一定成功,成功的人也会想,下一次一定更成功。 -

  但下一次从什么时候开始呢? -

  其实下一次就是从现在开始。 -

  人生就是现在,从前只是记忆,将来只是想象,唯有现在才是真实的,把现在抓住就抓住了人生。 -

  一位作家曾经说过:“如果有那么一天,时空倒转,让我们从80岁活到一岁,那么,世界上一半人将成为哲学家,世界上一定会多出几百个百万富翁”。 -

  大卫·葛雷森说:“我相信,现在未能把握的生命是没有把握的;现在未能享受的生命是无法享受的;而现在未能明智地度过的生命是难以过得明智的;因为过去的已去,而无人得知未来。” -

  要停在当下,不要急着往前走。 -

  如果每一个现在在辛勤地工作、学习,生活状况将是一种持续的增长状态;如果每一个现在都在碌碌无为、低效率的工作状态、或者无进展、得不到进展的工作状态,实际上是白白消耗了生命。 -

    教学过程也是如此,每次老师在强调赶进度的时候,我总是反问一句:学生都没有学会,你想赶到哪儿去? -

  拿到题目的时候,首先要有一个平静的心态,不要急着做题,而是要先把题目看清楚再做。 -

  这个题目考什么知识点? -

  给出的直接条件是不是能够解出题目? -

  有什么隐含条件? -

  还需要什么条件才能解出问题? -

  …… -

  (4做完题就上交,没检查好就上交。 -

-

  很多同学总是急匆匆地把题目做完就交上去了,让他检查,他就根本检查不下去,有些很明显的问题,本来应该一眼就可以看出来,但他盯着看半天都看不到问题。 -

-

  清华附中有一个初三的女生名叫马小月,在中考前一模考试以后来到我们基地咨询,她很自信地说,她这次的数学成绩虽然只有六十几分,但她实际上是八十几分的水平。原因是因为有一道十五分的题目,她在稿纸上本来做对了,只是在往试卷上誊写的时候抄错了! -

  当时她的父母也深深地点头,表示事实确实如此。 -

  我问马小月:“你觉得很委屈是么?” -

  她点点头! -

  我说:“那为什么没有检查出来?” -

  她低下了头。 -

  我又问她:“你以前出现过这种情况么?” -

  她点头说:“出现过。” -

  “那为什么没有彻底改掉?” -

  她又低下了头。 -

  “考不好,活该!你不是八十几分的水平,你就是六十几分的水平!因为你现在出现这样的错误,中考的时候还会出现!” -

  这时候她的父母开始点头了。 -

  我继续说:“因为你认为这种情况只是偶尔的,下回就不会出现了,所以,你就不会认真对待,不会下定决心,也不会每次做题时做到一次性把题目做到满分,不会每次做完考题后认真检查,直到不出错误。如果不是每次这么做,到考试的时候就不能一定保证会做的题目得满分。所以,我们认为:学习不理想最重要的原因是浮躁。” -

  不检查就上交是浮躁最典型的表现之一。学生做完题目后,耐心已经达到极点,最想的事情就是赶紧交上去万事大吉。 -

  这种浮躁心态是学习的大敌,如果不彻底解决,学习永远不会好。 -

  有个朋友的女儿,是20中初三的学生,名字叫顾小梅,有一次,我拿一个题目问她是不是会做,她说会做了,但让她做的时候,她做不出来。在老师给她讲了题目后,让她把这个题目彻底搞懂,练到熟练的程度。 -

  她的父亲就问:“你们叫三倍快速学习法,怎么没有看出快来?” -

我回答: -

  “一次性把一个题目彻底掌握,就是最快的方法。” -

-

3改的时候改不了 -

  具体表现为: -

-

(5发现题目错了,以为粗心不改正 -

-

  人大附中有位初三年级的女生名叫孙一芮,她本来就是班里比较出色的学生,尤其是数理化成绩,有的已经接近满分。但由于人大附中竞争非常激烈,她的排名只能在200名以后。因为人大附中几乎是北京中考录取分数最高的中学,她要想稳稳地升入人大附中的高中部,要考到200名以内,甚至最好是考到150名以内才比较有把握。但她和她的父母觉得靠她自己的努力没有把握达到这个目标。 -

-

  她刚来到我们基地咨询时,说了这么一句话:“要不是犯了一些‘低级错误’,我的成绩还要高。” -

  我当时就回了她一句:“你这次有多少分是因为‘低级错误’丢的?” -

  她说:“数理化三门大约就有十几分!” -

  “上次考试有没有犯‘低级错误’?”我进一步追问。 -

  “有!”她很诚实。 -

  “再上一次呢?”我步步紧逼。 -

  “有……”她开始有些不好意思了,“好像一直有……” -

  “从小就是犯‘低级错误’长大的对么?呵呵!”我开了句玩笑。 -

  “对对对!呵呵……”她倒也直率。 -

  “只要你认为是‘低级错误’,你就永远改不了,就永远不能重视这个基本的事实:那就是,题目会做,但怎么都不能把会做的题目得满分!” -

  “对对对!您快跟我说一下怎么改掉这个毛病吧!” -

  “打掉浮躁!” -

  …… -

  后来在我们的指导下,她一模进入全校前200名,二模进入前150名,最后中考的时候,她的成绩在全海淀区排名第83名。 -

  有以上5种浮躁的习惯,学生的成绩一定不会理想。 -

-                      摘自唐曾磊《爱学习,会学习》

 

在线教育咨询信息:(基地资深教育咨询师为您答疑解惑)

QQ群:高考冲刺提分家长群- 187507430(验证信息请填写:孩子所在地区和年级);

QQ群:和谐家庭群- 191539576(即将满额)

教育咨询电话:400-000-6656010-82641582

传真:010-82641477

 

相关文章:

如何培养学习兴趣

高中数学进步案例

解决理科学习的“数学十步法”

一个月高考数学提高30分总结

一道题目学一整天是不是钻牛角尖?

中高考学生如何应对每天大量的练习题?

帮孩子插上自信的翅膀

主动推迟参观世博的王星皓

如何帮浮躁的孩子连续做题得满分

每天做正确原因,必定喜出望外

改变,从自己开始——平等思维家庭和谐秘诀

平等思维:两天找到“学会”感觉!

来之不易的“双百”——如何帮助孩子打掉浮躁

数学从不及格到112分的秘密——中考学生如何快速提高学习能力

学习案例分析史欣雨:中高考10天提升80分的秘密——开心做题

学习案例分析张晗三:没有记住才是真正掌握——什么是“记不起来了”

您是哪种学习类型?

越是聪明人越要懂得下笨功夫

每次做到能力的顶峰——提高的秘诀

学生学习情况测评表——孩子学习的好参谋

八大结论帮助学生提高成绩-

学习三部曲之(一):学生为什么学习不好?

学习三部曲之(二):快速提高成绩的法宝——学会的三个标准

学习三部曲之(三):培养认真的能力

我们在打着应试教育的幌子做素质教育!

-

-  图片

-


全部评论 (0)
讲师网深圳站 sz.jiangshi.org 由加盟商 杭州讲师云科技有限公司 独家运营
培训业务联系:小文老师 18681582316

Copyright©2008-2025 版权所有 浙ICP备06026258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509号
杭州讲师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更多城市分站招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