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曾磊,唐曾磊讲师,唐曾磊联系方式,唐曾磊培训师-【讲师网】
和谐家庭教育专家
48
鲜花排名
0
鲜花数量
扫一扫加我微信
唐曾磊:不孝有三 读博为大--来自博士圈里的呐喊
2016-01-20 38941
不孝有三,读博为大!——来自博士圈里的呐喊平等思维唐曾磊   编者按:博士教育的意义在于培养能够产生新知识的学术研究人才,博士应该成为一个国家创新的动力。记得古人称大学是:有发头陀寺,无官御史台。现在的博士也许就是如此。既然博士肩负着这么重要的使命,是不是他们的生活应该有更加多一些的保障?如果读博士意味着负担加重、感情无靠、未来不定、生活凄惨,谁来读博士?国家发展高新技术,靠谁?难道要靠那些有钱人吗?   以下文章转自某重点大学的bbs:  2009年金秋九月,我穿越过四分之一 生还 希望的入学考试“独木桥”,到达“彼岸”——加入了博士候选人的行列开始读博。如今回首,蓦然发现,我其实并没有“上岸”,而是继续生活在“水”中,甚至是“水深火热”之中。“围城”内外,惟余“莽莽”,“围城人”语于斯,且看当下博士的生存状态和生命状态(当然,文中所及主要是全日制“普通类”博士,在职或委培的博士的情况略有不同,但是,他们的情状也并不好于“水深火热”)。   对亲人与朋友之“罪”   近日偶尔翻看一位在读女博士的QQ日志,赫然发现此女写就了一句“名言”——“不孝有三,读博为大。”虽乍看此句有转换孟老夫子的“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而将“读博”=“无后”之嫌,但却一语中的:读博以当前每月的补助连自己尚且难以养活,“经济基础”处于风雨飘摇之中,遑论结婚生子,又何来子嗣?于我,此八字读来字字如金,不禁感慨。后遂奉为经典,终日念叨不休。   读博,实乃不孝之举。我常自叹:读博是非常自私的“个人行为”,因为它对于父母是异常“残忍的”和“不孝的”。除却不能结婚生子以满足父母含饴弄孙的天伦之乐外,反而使父母承受着双重劳累:一则物质负担重,大多在读博士的父母已年过半百,甚或已逾60大寿,因为子女读博士,还在辛苦操劳,到了国家法定的退休年龄也不休息;二则精神压力大,读博,工作和婚姻大多没有着落,这永远都是父母的牵挂。读博,虽带给了父母光鲜的面子,但是,你可曾知道,平日里父母忍耐着怎样的煎熬?他们瞒天过海没说破,我们也不知道罢了。不仅父母为你继续操劳,其他的亲人,诸如兄弟姐妹等,也为你担着几分心。倒转逻辑,假设你不是读博而是工作,多少也能改变家人的状况,至少不用他们为了你而担心,而牵挂。但是,如今,你只能“望书兴叹”了。久而久之,你心底逐渐浮起和堆积的对家人的愧疚感便上升为一种难以名状的“罪感”——对家人之“罪”。   博士者,饱学之士矣。子几乎读尽天下书,但是,面对朋友的困难你却是手无缚鸡之力,情何以堪?举目四望,剩下论文几片,书本几编,换不来任何实际的“生产力”。那一刻,心里横生愧疚,慢慢也汇聚成了对朋友之“罪”。   关于爱情与婚恋。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天地之理。未婚的在读博士肯定已年过婚龄,婚恋之事也是非同小可。女博士近来风光,获得另外一个头衔——“第三性”,恍惚早已超脱凡界,似乎也不食人间烟火,被女性排斥,也被男性拒斥。男博士的光景也不会好过几分。未找到女朋友者,寻觅大多困难重重,苦于爱情没有着落。男博士终日对着书本和电脑,抑或实验器材和物品,包括小白鼠之流,虽然不是尘垢生其面,但也会是两眼浑浊,皱纹初现,断然不会四目放光,眉清目秀。加之平素匆忙,断然难以注重形象,而且年岁已长,断然不会帅气逼人,年华似水,不见当年,鲜有一见钟情之功效。寻寻觅觅,左右采之,除非此女慕博士之名,否则,你等的人她始终没有出现。有女朋友或准备结婚或已婚,伊人定是贤惠忠良之辈,方能同此糟糠。举一月之博士补助,尚不能资付一套化妆品,“云想衣裳花想容”,此时伊人仍忠贞伴君左右,你的心里自然生出愧疚和“罪感”。对于爱情,你无疑欠债太多。于是乎,找女朋友难,处女朋友更难,没女朋友最难。对于爱情与婚恋,你需要,也许你得不到,更多的,也许是你不敢得到。读博三年,你收获了哥们儿兄弟之谊,未尝不是人生幸事,但是,当你一个人孤单影只地看到校园里的成双成对时,秋风未起,倒是平生三分寒意,也许在心底开始怀恋某个地方、某段时光、某个人。   总之,读博的生活中有一种深深的愧疚感、负债感和“罪感”,——对家人,对朋友,也有对恋人的。此种“罪感”在身,轻则眉头紧锁,重则辗转反侧。最终,准博士总是在一种“补过”和修修补补的心理状态中度过读博生活。当然,此等“罪感”,也有“正面功效”。在其感染下,你最担怕大后方不稳,最担怕后院起火,于是乎,“罪感”也可以发酵,使你以其为起点寻找动力和激情,更加发愤图强。   负毕业与事业之“累”   旧中国的人民头上压着“三座大山”,当下博士的状况比彼时好转,只压着两座大山:毕业和就业。但是,每座大山都是高耸入云的山,都是能够压弯脊梁的山,都是能够使人难以入眠的山。   在某种意义上,读博意味着一场“赌博”:和时间的“赌博”——不能“赢”,那样要推迟毕业,不能“亏”,那样完不成科研任务和毕业论文。时间一天一天变换,但是,引起的时间成本却不是简单的加法,甚至会有鸿沟之别,比如国家宏观政策的变迁。因此,按时顺利毕业就成了读博的头等大事。   如今读博的阵势,“宽进严出”已成事实,很庆幸博士毕业论文的质量还维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准。不过,毕业论文似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自入学的那一天就悬在广大在读博士们的头上:10万字、盲审、答辩,任何一个环节都让人喘不过气来。我现今虽然还未步入博士毕业论文写作阶段,但是,师哥师姐们的“言传”那个癫狂的状态着实令人闻来胆寒,“别看这是10万字,比硕士毕业论文的字数只是多了3倍多,但是,所付出的劳动和心血却是3的平方还要多,否则就不叫博士论文了。”“写作博士毕业论文就是一种疯癫的状态,半痴半醒,吃不好,睡不好,有时候深夜突然想到了一个好点子,都要起床写下来,有时甚至乘兴一下子写到了天亮。”由此可以想见博士毕业论文写作的难度,也可以想见论文写作者的压力和劳累了。写作博士毕业论文不仅是对智识的挑战,还是对身体的挑战。由于大多博士作息时间不规律,经常熬夜写作论文,其中,人文社会科学的博士尤甚,结果拖坏了身体。有一位师姐甚至因为写作博士毕业论文硬是“写”出了腰椎病,令人心痛。难怪一位西方经济学的博士建议,写作博士毕业论文时一定要买一把舒适的椅子坐,从经济学的角度讲,这把椅子的收益率最高,而且其边际效益是递增的。   除了毕业论文的大块压力外,读博还要求发表一定数量的“资格论文”方可毕业,一般是>=2篇。它们要么是要求发表在核心期刊上,要么是权威期刊,要么是外文期刊等,其难度一点也不可小觑,甚至颇有“蜀道难”的味道。此外,虽然读博需要修的课程一般不多,但是,学业却很重,需要阅读的文献非常多。我还常常暗想,好歹是一个博士,肯定要有真才实学。博士不只是一顶“博士帽”,而是“博学之士”。我现在经常诚恐诚慌,担怕别人说一句,“还是博士呢,连这个都不知道。”情何以堪!   除了毕业的压力,在读博士还面临着找工作的压力,并饱受其累。当下中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大潮中的博士,早已不再是“皇帝的女儿不愁嫁”了,博士的就业市场起了很多变化。有人概括道,博士毕业后,要么走“红道”入仕,要么走“黑道”经商,要么走 “白道”当高校教师,要么走“灰道”进公司企业等。虽然“条条大道通罗马”,但是,“人间正道是沧桑”,“道道”逼人,没有哪一条道百分之百保险,没有哪一条不需要你“撞破脑袋挤破头”。   毕业和找工作的双重压力与劳累往往相互掺和,产生“叠加效应”,萦绕于读博的日常生活。这双重 “累”,还是心累,挥之不去,难以排遣,“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所以在读博士容易“陷进”这种“累”的状态中,积重难返。这种状态使得读博有点“前怕虎后怕狼”的意味,前有毕业的“拦路虎”,后有找工作的“中山狼”,双重之“累”的威力自然不小,个中滋味,只有夜深人静面对自己时方能体味。   我曾列出长长一串读博需要的素质:需要勇气、需要胸怀、需要定力、需要毅力、需要执行力……这个单子还可以开列下去。准博士都是在考场上身经百战,打退无数敌人,也“干掉”无数战友而活下来的幸运儿。读博,同样需要这种“战斗精神”方能应对双重之“累”。博士,首先应该是一个“战士”。博士,博也,博学之谓;士,战士也,终日战斗之谓。在这个意义上,读博是一场“个人战争”——与时间战斗、与论文战斗、与找工作战斗,这场“战争”在知识的战壕里展开,我们都是知识的亲密战友。   砺寂寞与责任之“淬”   外表光鲜与奢华的内心也许脆弱和落寞,繁华落尽与风景看透也许心生悲绪和惆怅。何曾“十年寒窗苦,一举成名天下知”,哪能“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前文描摹了在读博士真实的生存图景:真切的愧疚与“罪感”,双重之 “累”,等等,似乎是“暗无天日”。但是,果真如此,在读博士早已成了“烈士”而不是“博学之士”。读博,还是一个“淬火”的过程,如是方能救赎与突围,实现读博的意义与价值。   读博首先是件富有挑战性的工作,第一要义是耐得住寂寞。读博以来,我常常念想:人类最大的敌人是人自己,最终我们需要面对的还是自我,我们完胜的时刻是战胜自己,而不是打败敌人和别人的眼神。一切都将归于真诚与真实。走上了读博这条路,注定艰辛,注定寂寞,注定孤独,否则何谓“板凳甘做十年冷”。耐得寂寞,方能静下来、沉下去思考,方能有所洞见,方能做得学术。寂寞也是学术自由和精神独立最好的伴侣,因此,读博必须经受寂寞之“淬”,如是方能耕耘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   寂寞不是落寞,寂寞也不是沉默。读博更意味着责任,还必须经历责任之 “淬”,寂寞与责任并不相互排斥,反而紧密结合在读博的进程中。博士不是一个头衔,不是一种荣耀,而是一种责任,是一种担当。我们需要妙手写得文章,更需要铁肩一副担得道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毕生追求,在当下,在读博士更是需要。读博,我们不能做两只脚的书架(网络早就打败了它),不能做“讷于言,敏于行”的仁者或圣人(小国寡民的时代早已进入了历史的丛林深处),不能甘于中庸(虽然中庸大多时候并不坏)。何须自卑自怨,何须故步自封。何能自高自大,何能自欺欺人。我们必须走出去,主动出击,适应社会,担当责任。因此,读博一定需要气魄和血性,练就在关键时刻能够抡起大锤开天辟地。   读博,是一种生命状态和生活方式,更是一个历练和淬火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必须砺寂寞与责任之“淬”,完成向有机知识分子和公共知识分子的转变。读博,我选择,我便负责。本来就不“柳暗”,自然会有“花明”。人生豪迈,对酒当歌,读博,我们注定在路上,注定风雨兼程,注定勇往直前。   读博有风险,入读需谨慎! 【“学会”小班课程介绍】­ 【平等思维沟通心法课程】 【认真能力训练营之八天夏令营】­ 【唐老师在线平等思维免费公益课堂——(点击)】­­ 基地咨询QQ号码1:981717536 基地咨询QQ号码2:754072823 基地咨询QQ号码3:1412256176 基地咨询QQ3群:102413751 教育咨询电话:010—82641582;82641477­­ 更多文章:­ 禅说教育(之一)——百般说教不如帮人悟到­ 禅说教育(之二)——名师出高徒­ 禅说教育(之三)——磨瓦岂能成镜­ 禅说教育(之四)——沟通是心与心的碰撞­ 禅说教育(之五)——过而改之,善莫大焉­ 禅说教育(之六)——智者畏因,愚者畏果 禅说教育(之七)——手指非月­ 国王的水池有几桶水?—智慧国王故事之一­­ 国王的桌子几个角?—智慧国王故事之二 “盲人摸象”新解­ 以爱杀人——思想偏见­ 反思:“以爱杀人——思想偏见”中的思想偏见­ 教授的困惑——教授与狗的故事分析­ 小心!别让你的眼睛欺骗你!­ 辩才无碍——智慧的自然利用­ 平等思维:平等是分析清楚问题的前提­ 一个关系到所有人终生幸福的问题­ 看透他(她)的心——唐曾磊平等思维对话录­ 每次做到能力的顶峰——提高的秘诀­ 越是聪明人越要懂得下笨功夫!­ 如何快乐地走向成功——化目标为结果­ 无中生有—智慧的最佳利用­
全部评论 (0)
讲师网深圳站 sz.jiangshi.org 由加盟商 杭州讲师云科技有限公司 独家运营
培训业务联系:小文老师 18681582316

Copyright©2008-2025 版权所有 浙ICP备06026258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509号
杭州讲师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更多城市分站招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