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家长都清楚地知道激励的作用,但却不知道该如何去把握“度”。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家长必须对孩子的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有一个恰当的估计,改变“压力越大,效率越高”的错误观念,找到一个最佳点并以此为标准,适当掌控压力的增加和减少,使激励达到最佳效果。认识“倒U形假说”倒U形假说是由英国心理学家耶基斯和他的学生多德林提出的。耶基斯和多德林是最早研究工作压力和工作业绩之间关系的科学家。他们在研究中发现,对于处在各种工作状态的人来说,过大或过小的压力都会使工作效率降低。压力较小,工作缺乏挑战处于松懈状态;压力逐渐增大,压力成为动力激励人们努力工作,效率将逐步提高,当压力达到人的最大承受能力时,人的效率才会达到最大值;压力超过最大承受力后,压力成阻力,效率也随之降低。世界网坛名将贝克尔被称为“常胜将军”,其秘诀之一就是在比赛中自始至终防止过度兴奋,而保持半兴奋状态。所以有人亦将“倒U形假说”称为“贝克尔境界”。贝克尔境界其实就是我们常说的“度”,中国人有“过犹不及”、“把握分寸”等类似的说法。法国心理学家齐加尼克曾做过一个实验对倒U形假说进行求证:齐加尼克把自愿受试者分为两组,让他们去完成20项工作。其间,齐加尼克对一组受试者进行干预,使他们无法继续工作而未能完成任务,而对另一组则让他们顺利完成全部工作。实验结果显示:虽然所有受试者接受任务时都显现出一种紧张状态,但顺利完成任务者,紧张状态随之消失;而未能完成任务者,紧张状态持续存在,他们的思绪总是被那些未能完成的工作困扰,心理上的紧张压力难以消失。孩子的成长也符合倒U形假说。例如,在孩子的学习过程中,如果孩子的负担过重,长期处于紧张状态,学习效果就会越来越差。作为家长必须重视这一效应,采取有效措施,既不要对孩子提出过多、过高的要求,也要设法帮助孩子按时完成任务,适当缓解孩子的紧张情绪,让孩子学得愉快。要做到这一点,父母必须对孩子的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有一个恰当的估计,改变那种“压力越大,效率越高”的错误观念。最好的办法是找到一个最佳点,并以此为标准:当孩子压力较小时适当增加压力,当孩子压力较大时缓解压力。小故事孔子有一次带弟子们到鲁国的祠庙参观。子路看到一个形状很不规则的容器歪歪斜斜地放在几案上,于是很好奇地问孔子:“这是什么器皿呢?”孔子说:“这是欹器,是放在座位右边,如'座右铭’一般用来伴坐的器皿,它是用来警戒自己的。”见弟子们对其不以为然,孔子说:“子路,你往里面倒水看看!”子路好奇地把欹器摆在一个果盘里,然后从外面端来一杯水,慢慢地向这个可用来装水的器皿里灌水。令大家惊奇的事情出现了:当水装得适中的时候,这个器皿就端端正正地立在那里。不一会,水灌满了,它就翻倒了,里面的水流了出来。再过了一会儿,器皿里的水流尽了,就又歪斜在那里。孔子感叹地说:“哪有满了不倒的呢?”欹器没有装水时歪了,而装满水又会倾覆翻倒,只有水装得适中,不多不少的时候才会端正。从教育的角度看,这也说明了激励一定要适度,适可而止。给孩子适度的压力与一些由于“望子成龙”(或望女成凤)心切而对孩子提出很高期望的父母不同,有些父母在对孩子的教育过程中,总想着让孩子在快乐中学习和成长,担心给孩子压力过多,所以就放松要求,甚至没有要求,这种教育方法是不正确的。绝对宽松的教育肯定会失败,诚如绝对高压的教育肯定失败一样。俗话说“井无压力不出水,人无压力难成器。”父母对孩子寄予一定的期望,给予孩子一定的压力,是家长对孩子的一种关爱,一种鼓励,也是建立孩子自信心的主渠道,对发掘孩子的潜力也大有益处。一般来说,孩子具有比我们所知的更大的潜力。据科学研究表明人的一生中只有5%的潜能得到运用,95%的潜能未被开发出来,而它就像隐藏在水下的冰山一样巨大,适当的压力会使孩子更好地调动自己的潜能,使他们更加自信,能够更好地锻炼孩子发展和提高自身的能力。适当的压力会激发孩子无穷的动力,使孩子在张弛有度的教育环境中健康成长!在家庭教育中要对孩子施加一定的压力,关键是要掌握好压力的强度,这种强度是因人而异,并随着孩子成长的每一个阶段进行调节。⑴家长给孩子合理的期望。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值其实就是对孩子施加的压力,期望值过高或过低都会毁了孩子。家长的期望必须根据孩子能力的具体情况来确定,最好的期望值是让孩子稍加努力后就能实现。期望值过高,孩子怎么努力都不能实现,会产生失望情绪,不愿意继续努力;如果期望值过低,会造成孩子对自己缺乏信心,自尊心低下,认为“我就只有这个能力”,由此造成孩子怀疑自己、放松对自己的要求,甚至自暴自弃,缺乏上进心,导致许多其他问题。这就好比摘桃子一样,不用跳就能摘到桃子会使人产生惰性,怎么跳也摘不着桃子会使人失望,努力地使劲跳起来才能摘到桃子富有挑战意义,下次才会跳得更高!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值也是如此:高不可攀会丧失信心,唾手可得会消磨斗志,富于挑战才会催人奋进!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可以长短期望相结合:短期内根据孩子上次或前一阶段的学习情况,提出“跳起来能摘到桃子”的期望,一旦孩子达到目标后,家长一定要表现出无比的兴奋与幸福之情,根据家庭情况给予一定的奖励,同时与孩子一起探讨下一步的努力方向;关于远期期望可以根据孩子的理想与志向加以适当的引导,并将远期期望分解到无数个短期的期望之中,孩子每前进一步都予以鼓励。这样孩子和家长就会有许多的成功、许多的希望、更多的努力、更好的发展。⑵给孩子与压力相对应的支持。很多时候,孩子能承受多大的压力取决于家长给孩子多大的支持。一个孩子在没有压力也没有支持的环境下难以成才,因为没有足够的压力使他前进,没有相应的手段对他进行塑造,他的潜力得不到发挥。如果孩子接受的是高压但缺少支持,也很糟糕,因为孩子孤军奋战,很难走向成功。如果孩子承受低压却获得巨大的支持,情况也不容乐观,因为缺乏挑战,我们很可能会看到一个被宠坏了的孩子。孩子的成长需要一定的压力,但同时也需要得到家长较多的支持。适当的压力和支持,既让孩子充满挑战的信心,又让孩子得到必要的指导,这种合力使孩子容易成功。对孩子的支持不一定是在具体某个问题上的探讨,更重要的是用一种明确的方式让孩子感觉到父母是关心自己的,爱自己的,而不仅仅是强迫他去做自己不想做的事情。这种支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父母要善于赞扬孩子,时刻关注他取得的进步,就像关注他的缺点一样。这样对缓解压力有很大好处,为了不辜负你的赞赏,孩子会全力以赴,怀着积极的心态,从而激发出强大的自信与冲劲,并引发出潜能。二是当孩子承受压力时,家长要和孩子一起面对。要让孩子正确地认识失败和成功,认识到“失败”与“暂时挫折”的区别,帮助他分析失败的原因和过程,注意发现和肯定他在学习以外的优点和长处,同时辅以必要的严格要求,重新拟定计划,以求改正。⑶压力不是心灵虐待。给孩子适当的压力是需要的,但这和心灵虐待是两回事。有些父母为了激励孩子,会采用讽刺挖苦、威胁恐吓、不理不睬等方式,这种心灵虐待会给孩子造成难以愈合的心理创伤,其危害并不小于对孩子的躯体折磨。久而久之,孩子的心灵会变得扭曲、变态、自卑、缺乏爱心、焦虑压抑,不仅学习成绩好不了,还很容易造成成人时期的种种性格缺陷。家长应以平等的思想、平和的心态、平静的语言与孩子进行认真的对话和交流,和孩子像朋友一样分享欢乐,分担痛苦……孩子的感觉就会大不相同。他们回报父母的一定是一份丰收的硕果,一片晴朗的天空。